首页 理论教育 可持续发展:矿区再生与绿色基础设施设计

可持续发展:矿区再生与绿色基础设施设计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是一个整体目标,在时间上,实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在空间上,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强调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当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要实现低碳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可持续发展:矿区再生与绿色基础设施设计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和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大会分别通过了《21世纪议程》《伊斯坦布尔宣言》和《人居议程》等决议,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最强音。可持续发展即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特别是贫穷人的基本需要,人类在发展的同时应与自然和谐,不能破坏生态平衡,耗竭资源以及污染环境,也不能损害后代人发展的需要。[1]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是一个整体目标,在时间上,实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在空间上,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当前,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是实现如下两个转变

1.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的原始文明阶段,铁器时代农业文明阶段,直到200多年前,工业革命席卷西方世界,迅速成为占据支配地位的文明形态。由于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大量的消耗资源的基础上,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按照此模式,发展所需要的投入将大大超出地球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使得工业文明难以为继,迫切需要生态文明来延续人类的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强调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生态文明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提高生产力,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准,这一点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同。生态文明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不能肆意妄为。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伦理价值观上,生态文明认为人与自然都是主体,都具有价值;其次,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生态文明以自然规律为准则,致力于建设一种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2](www.xing528.com)

2.低碳化的经济增长模式

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模式,按照这种模式,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也越多,对生态环境破坏越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要实现低碳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低碳型的增长模式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为特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和能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形成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发展模式,从而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双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