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民工报道传播模式变革:媒介刻板印象的盲流

农民工报道传播模式变革:媒介刻板印象的盲流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期间,政府对农民工这一新事物还没有充分认识和理解,认为这一群体是盲目进入城市、对城市造成干涉和影响的,因而,由官方做出定论,并在《人民日报》等媒介上进行传播,从而形成了对农民工的刻板印象——“盲流”。当年11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社会司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应劝阻农民盲目向城市流动》,这是政府首次通过媒介对农民工形象界定为“盲流”。

农民工报道传播模式变革:媒介刻板印象的盲流

刻板印象(stereotypes),是指选择及建构概括化的符号,将社会族群或某群体中的个别成员予以类别化的做法。在传播学领域内,学者们对于刻板印象的研究普遍集中在媒介对人们形成刻板印象所起的作用上。由于媒介是人们认识其他社会群体的主要途径,对于人们头脑中关于特定人群的刻板印象的形成来说,媒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霸权分析的观点来看,作为权力阶层推广其意识形态重要工具之一的大众媒介是实现社会控制的有力武器。大众媒介的再现反映了社会的权力结构和主控阶级的意识形态,通过对某些社会群体的再现,塑造或强化了媒介受众的刻板印象,从而维持了社会现行权利结构和利益格局。

民工是中国特有的一个群体,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全新的独一无二的“中国制造”,对于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则是前所未有的,因而,这个时期是媒介对农民工群体刻板印象进行全新建构的时期。在此期间,政府对农民工这一新事物还没有充分认识和理解,认为这一群体是盲目进入城市、对城市造成干涉和影响的,因而,由官方做出定论,并在《人民日报》等媒介上进行传播,从而形成了对农民工的刻板印象——“盲流”。

最早在1952年,当时很多农民进入城市找工作,使城市失业人口增加受到影响。当年11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社会司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应劝阻农民盲目向城市流动》,这是政府首次通过媒介对农民工形象界定为“盲流”。到了80年代,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在工作机会、公共交通、日常生活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产生冲突。从1998年到1993年期间,《人民日报》刊发了约十多篇有关“盲流”的报道,从而使“盲流”这个概念重新流行。

“对盲目流动的民工也应加以引导和控制”

——(《旅游客流剧增 车站列车爆满 暑期每天约70万人站着乘车 铁道部呼吁刹住公费旅游、会议,劝阻民工盲流》,《人民日报》1988年8月13日)(www.xing528.com)

“‘盲流’,仿佛是瓶子里放出来的妖魔一样,困扰着中国,几十万寻找工作的男男女女的洪流涌进广州、流向新疆、奔向东北,也有不少来到北京。不同的乡音汇进了这股洪流,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和社会问题。本来就紧张的铁路运输更是不堪重负,列车之拥挤使人想起’史无前例’’大串联’的’盛况’”。

——(《“盲流”,一个信号》,《人民日报》1989年3月22日)

春节过后,大批外省民工盲目涌来广东。连日来滞留在广州火车站广场一带的外省民工数以万计。因为找不到工作,处境困难。”

——(《外省数万民工滞留广州》,《人民日报》1989年2月20日)

《人民日报》对“盲流”是持负面观点的,虽然在90年代开始也强调要正确看待“盲流”问题,但是通过它所呈现的报道和信息,“盲流”一词最终形成了对农民工的一种负面的“刻板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