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秦乐律考拾:黄钟大吕律笛制作方法

先秦乐律考拾:黄钟大吕律笛制作方法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荀勖对黄钟律笛各指孔到顶端(吹口)的长度都有数据在案,成孔的次序也可以下图示意:荀勖黄钟笛的开孔次序所涉黄钟毛坯律笛的史料谨选摘如下:《宋书·律历志》:“黄钟之笛,正声应黄钟,下徵应林钟,长二尺八寸四分四厘有奇”。[28]黄钟律笛孔距定位示意记载中的大吕笛长二尺六分有奇,据“四分益一”的“四分”可算出此笛的管口校正量即2.66÷4=0.665,约六寸六分。

先秦乐律考拾:黄钟大吕律笛制作方法

荀勖对黄钟律笛各指孔到顶端(吹口)的长度都有数据在案,成孔的次序也可以下图示意:

荀勖黄钟笛的开孔次序

所涉黄钟毛坯律笛的史料谨选摘如下:

宋书·律历志》:“黄钟之笛,正声应黄钟,下徵应林钟,长二尺八寸四分四厘有奇”。沈约注:“正声调法,以黄钟为宫,则姑冼为角,翕笛之声应姑冼,故以四角之长为黄钟之笛也。其宫声正而不倍,故曰正声”。[26]

“正声调法,黄钟为宫”,沈约注:“第一孔”,“应钟为变宫”。注:“第二孔”,“南吕为羽”。注:“第三孔”,林钟为徵”。注:“第四孔”,“蕤宾为变徵”。注:“第五附孔”,“姑冼为角”。注:“笛体中声”,“太簇为商”。注:“笛后出孔也,商声浊于角,当在角下,而角声以在体中,故上其商孔,令在宫上,清于宫也余,声皆倍也。是故从宫以下,孔转下转浊也,此章说笛孔上下次第之名也。下章说律吕相生,笛之制也”。“正声调法,黄钟为宫”,注:“作黄钟之宫,将求宫孔,以姑冼及黄钟律从笛首下度之,尽二律之长而为孔,则得宫声也”。“宫生徵,黄钟生林钟也”,注:“以林钟之律从宫孔下度之,尽律作孔,则得徵声也”。“徵生商,林钟生太簇也”,注:“以太簇律从徵孔上度之,尽律以为孔,则得商声也”。“商生羽,太簇生南吕也”,注:“以南吕律从商孔下度之,尽律以为孔,则得羽声也”。“羽声生角,南吕生姑冼也”,注:“以姑冼律从羽孔上行度之,尽律而为孔,则得角声也。然则出于商孔之上,吹笛者左手所不及也。从羽孔下行度之,尽律而为孔,亦得角声,出于变徵之下,则吹者右手所不逮也。故不作角孔。推而下之,复倍其均是以角声在笛体中,古之制也。音家旧法,虽一倍再倍,单令均同。适足为唱和之声,无害于曲均故也”。“角生变宫,姑冼生应钟也”,注:“上句所谓当为角孔而出商上者,墨点识之,以应律也,从此点下行度之,尽律为孔,则得变宫之声也”。“变宫生变徵,应钟生蕤宾也”,注:“以蕤宾律从变宫下度之,尽律为孔,则得变徵之声也。十二笛之制,各以其宫为主”。[27]具体可以下表示意,有关文字在《宋书·律历志》都有记载。[28](www.xing528.com)

黄钟律笛孔距定位示意

记载中的大吕笛长二尺六分有奇,据“四分益一”的“四分”可算出此笛的管口校正量即2.66÷4=0.665,约六寸六分。大吕律的律数长八寸四分,加上管口校正量的六寸六分共合一尺五寸,这是确定大吕宫音指孔到吹口的初长。其余六个指孔的运算定位可参见下表:

大吕律笛孔距定位示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