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遥感:孕灾环境调查

城市遥感:孕灾环境调查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地质遥感调查主要是指利用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分类,提取信息,建立遥感监测信息数据库。对城市地质灾害体的多种特征与影像之间的对应关系及与周边地质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结合必要的地面补充调查,对城市地质灾害体进行解译、分类与提取。图19-1为巴东黄土坡地质灾害体三维影像,可用于定性调查该地区地形地貌,目视解译滑坡边界、后缘和范围等。

城市遥感:孕灾环境调查

地质灾害的孕育因素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表覆盖、地形地貌等,降水、地震人类工程活动则为主要的诱发要素。一般情况下,岩性脆弱、裂隙发育、植被稀疏、地形陡峻的地段,在强降水过程中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李为乐等,2019)。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强、时效性好、信息量丰富等特点,不仅能有效地监测预报天气状况进行地质灾害预警,研究查明不同地质地貌背景下地质灾害隐患区段,同时对突发性地质灾害也能进行实时或准实时的灾情调查、动态监测和损失评估(许强,2020)。地质遥感灾害的特征信息提取主要是分析表征地质灾害发育的区域环境,即研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植被、水系等环境因素的光谱特征(李振洪等,2019)。

城市地质调查是保障城市安全的巨手,城市地质遥感把所有可利用的信息汇编和公布,具体包括:①基岩和地表物质的类型;②冲积物厚度和性质;③蓄水层以及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

城市地质遥感调查主要是指利用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分类,提取信息,建立遥感监测信息数据库。对城市地质灾害体的多种特征(包括灾害体形状、大小、阴影、色调、位置、活动等)与影像之间的对应关系及与周边地质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结合必要的地面补充调查,对城市地质灾害体进行解译、分类与提取。

图19-1(a)为巴东黄土坡地质灾害体三维影像,可用于定性调查该地区地形地貌,目视解译滑坡边界、后缘和范围等。如右边两道冲沟(3道沟和4道沟)中间明显存在滑坡壁、滑坡台地等显著标志。基于三维影像开展滑坡边界圈定、面积和方量计算、滑坡壁和滑坡长度测量等,如图19-1(b)所示,可为滑坡调查提供精确的依据,改善传统依靠估算的不确定性。

滑坡受重力作用滑动,坡度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坡度平缓的地区发生滑动的可能性较小,如平地不存在滑坡;坡度过大的地方则主要表现为岩崩、土崩;大部分滑坡发生在20°~60°坡度范围,因此坡度是滑坡调查的必要内容之一。如图19-1(c)所示,为巴东黄土坡地质灾害体坡度图。(www.xing528.com)

坡向影响地表覆盖物分布。向阳的一面植被可能更茂盛,植物的根系更发达。植被根系会影响地表土壤的附着力、地下土壤的空隙。经过雨水的浸泡和冲刷,不同坡向的地表会呈现差异,导致斜坡的稳定性也有所区别。如图19-1(d)所示,为巴东黄土坡地质灾害体坡向图。

地表曲率代表地表的起伏度,在曲率大的地方,滑坡的滑动阻力更大,稳定性较大;反之,则更容易滑动。如图19-1(e)所示,为巴东黄土坡地质灾害体剖面曲率图。

从遥感图像上获取的地质构造特征信息包括:各种构造形迹的形态特征、产状和尺度;各种构造形迹的空间展布及组合规律;各种构造形迹的性质和类型;各种构造形迹的分布规律及其地质成因;区域构造的总体特征及性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