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

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药防治结直肠癌主要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结构,从而调节宿主免疫功能,以及氧化应激与抗氧化防御调节等途径实现。另外,中药亦能改善微生物的代谢、减轻代谢性炎症,以及抑制产生大肠埃希菌的体外和体内基因毒性,中草药的药效成分经肠道微生物转化后发挥抗炎、镇痛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高水平的Fn DNA与结肠癌晚期和不良预后相关。

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

中药防治结直肠癌主要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结构,从而调节宿主免疫功能,以及氧化应激抗氧化防御调节等途径实现。实验研究证实,中药对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对菌群失调具有改善作用;中药可以提高宿主抗癌免疫反应以及通过调节肿瘤环境下骨髓来源的细胞功能发挥抗肿瘤疗效;促进有氧培养菌的耐酸能力并抑制了厌氧培养菌的耐酸能力,从而增强了整体肠道微生物群的抗氧化性。另外,中药亦能改善微生物的代谢、减轻代谢性炎症,以及抑制产生大肠埃希菌的体外和体内基因毒性,中草药的药效成分经肠道微生物转化后发挥抗炎、镇痛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最新研究表明,慢性牙周炎重要致病菌——核梭杆菌(nucleic acid bacteria)通常在口腔中富集,而少见于肠道。但其可化身为“移居菌”随唾液经消化道移位定植于肠道,活化结肠上皮细胞TLR-4,诱导NF-κB活化,显著增加microRNA21表达,继而引发下游的级联反应,导致细胞增殖畸形。不难发现,Fn移位定植诱发细胞基因表达、增殖、microRNA21表达显著增加等过程与结肠癌转化的相关生物行为相似。且Fn对结肠癌细胞具有促增生和促侵袭作用。高水平的Fn DNA与结肠癌晚期和不良预后相关。

研究表明补中益气汤可通过影响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来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方中要药柴胡、升麻等可调复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等水平。又如“补气升陷”的代表方七味白术散,被称为“治泄作渴之神方”,研究发现其可通过促进双歧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肠道有益菌的生长,提高肠道酶活性,发挥其止泻、改善肠道微生态的作用。再如“健脾益气”之四君子汤,通过影响菌群构成比对结直肠癌术后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和肠道通透性具有显著的影响,还可提高机体胃肠道免疫功能,维持微生态的动态平衡。(www.xing528.com)

杨得振研究了莪黄汤保留灌肠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肠道微生物群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发现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大肠埃希菌数量较术前有明显上升,乳酸杆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数量有明显下降,而将莪黄汤保留灌肠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能够纠正并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紊乱,逐渐提升大肠埃希菌与双歧杆菌的比例,降低肠黏膜通透性,修复并保护其屏障功能,减少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及肠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