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三角高端国际教育中心建设研究:日本筑波科学城教育联动

长三角高端国际教育中心建设研究:日本筑波科学城教育联动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日本政府提出了建立科研新城——筑波科学城的设想。日本筑波科学城坐落在离日本东京东北约60千米的筑波山麓,于1968年动工,总共耗资50亿美元。筑波科学城开创了由政府主导的高端教育产业联动科学工业园区的建设新模式,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名噪全球。尤其是日本散裂中子源建成后,引领了筑波科学城的崛起。

长三角高端国际教育中心建设研究:日本筑波科学城教育联动

受美国硅谷启发,20世纪60年代,日本科技战略逐步从“吸收型”向“自主研究和创造型”转变,经济战略逐步从“贸易立国”向“技术立国”转型,政府从政策、计划、财政和金融等方面,对发展应用技术和基础研究,尤其是高新技术给予大力引导和支持。由此,日本政府提出了建立科研新城——筑波科学城的设想。日本筑波科学城坐落在离日本东京东北约60千米的筑波山麓,于1968年动工,总共耗资50亿美元。该科学城的建立一方面是为了将国立科研机构移出东京,以此缓解东京巨大的人口压力交通压力;另一方面是为实现技术立国的目标,依托科学城大力发展科技和高端教育。筑波科学城开创了由政府主导的高端教育产业联动科学工业园区的建设新模式,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名噪全球。

筑波科学城搬迁并新建了大量国家级实验室、研究与教育机构,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东京地区人口过度集中的压力,同时适当提高了闲置土地的使用率,对日本的科技发展贡献极大。尤其是日本散裂中子源建成后,引领了筑波科学城的崛起。现今,作为日本最大的科学中心、知识中心和人才聚集地,全日本40%的国家级研究所聚集于此,汇聚了2.2万名顶尖科研人才,成为日本在先进科技领域敢于向美国等大国挑战的重要砝码,吸引了大批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企业,筑波科学城是展现国家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的窗口,也是日本高端教育产业联动的优秀代表。(www.xing528.com)

目前,科学城为日本的发展及其国际影响力带来了诸多好处,但其发展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企业、研究机构与市场联系不紧密,研究成果商业化效率低;二是筑波科学城的主要研究机构是国家级研究机构,享有政府的财政拨款,园区内竞争力不强,缺乏研究活力和创新力;三是科学城总体环境较为封闭,参与主体较少与其他国家的顶尖技术和科研机构交流。尤其是在国际科技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和全球化不断加强的背景下,筑波科学城的内部缺陷严重制约了日本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制约了日本科技创业园区在国际上的地位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