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年果蝇的时间加倍机制

百年果蝇的时间加倍机制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且正因为存在从mRNA到蛋白质积累的延迟,才使得负反馈环路运行一周的时间大约为24小时。遗传筛选发现了激酶“时间加倍”——DOUBLETIME,使得PER蛋白的积累出现延迟。研究表明,NEMO激酶磷酸化PER的S596位点,从而导致其附近的位点包括S595、S593和S589被DBT磷酸化。磷酸化修饰调节PER和TIM的稳定性、细胞质到细胞核的转移以及转录抑制因子的功能,从而在生物钟的计时机制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百年果蝇的时间加倍机制

虽然生物钟的正负调控组件都有了,负反馈环路也似乎完整了,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研究人员没有答案。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PER和TIM蛋白为何在per和tim的mRNA生成后6~8小时,才开始在细胞质中积累?而且正因为存在从mRNA到蛋白质积累的延迟,才使得负反馈环路运行一周的时间大约为24小时(否则就只有16~18小时)。

遗传筛选发现了激酶“时间加倍”——DOUBLETIME(DBT),使得PER蛋白的积累出现延迟。dbt为哺乳动物的酪蛋白激酶1ε(casein kinase 1ε)在果蝇内的同源基因。DBT与PER结合,磷酸化PER,并促使其降解。而TIM可以稳固由PER—DBT组成的复合体,使得DBT—PER—TIM复合体在细胞质中积累,从而拮抗DBT的效果。

此外,另外2个激酶——酪蛋白激酶2(casein kinase 2,CK2)和哺乳动物的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它们在果蝇内的同源基因shaggy(sgg)也作用于PER和TIM,促使其降解和进入核内。入核后,PER与DBT以及CLK—CYC形成复合体,抑制CLK—CYC对转录的激活作用,从而抑制per和tim自身的转录。在这个过程中,PER被DBT逐步磷酸化,直至PER第47位的丝氨酸(S47)被磷酸化,形成一个F-box[2]蛋白SLIMB(即哺乳动物的β—Trcp同源基因)的结合位点。SLIMB与PER结合后,PER被泛素化修饰,并随之降解。

然而,DBT对于PER的作用,并不是简单地磷酸化而后降解,DBT作用于不同的位点有不同的效果。研究表明,NEMO激酶磷酸化PER的S596位点,从而导致其附近的位点包括S595、S593和S589被DBT磷酸化。这一系列的磷酸化,最终延迟S47位点的磷酸化,以及PER与SLIMB的结合与降解,产生延迟生物钟的效果。(www.xing528.com)

无独有偶,科诺普卡和本泽当年发现的perS正是突变了S589,导致生物钟提前,周期变短。可见,许多时候看似偶然的现象,其实隐藏着宿命般的必然。

PER在磷酸化的同时也可被去磷酸化。研究显示,蛋白质去磷酸化酶1(PP1)和蛋白质去磷酸化酶2A(PP2A)都可作用于PER,延迟其磷酸化和降解。磷酸化除了影响PER的稳定性,还可增强其抑制转录的能力。

磷酸化修饰调节PER和TIM的稳定性、细胞质到细胞核的转移以及转录抑制因子的功能,从而在生物钟的计时机制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