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防工程概预算计算规则

安防工程概预算计算规则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安防工程的工程量的计算应遵循《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和工程所在地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中的相应规定。计算规则主要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量计量单位的规定和预算定额计量单位、基价标准以及调整和计量方式等规定。电缆敷设安装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安防工程概预算计算规则

安防工程的工程量的计算应遵循《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6-2103)和工程所在地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中的相应规定。以浙江省内安防工程为例,工程量计算应遵循《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6-2103)和《浙江省通用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18版)的要求,详见附录二。

计算规则主要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量计量单位的规定和预算定额计量单位、基价标准以及调整和计量方式等规定。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6-2103)有关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规定

(1)设备工程量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显示设备按设计图示面积计算。

(2)电缆敷设安装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3)配管、线槽安装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长度计算。

(4)铁构件工程量按设计图尺寸以质量计算。

(5)系统调试和试运行工程量按设计内容计算。

2.《浙江省通用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18版)有关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规定

(1)设备安装计量单位根据不同的设备,按照设计图示数量,以“个、台、套、架、组、组件、系统”等为计量单位计算。

(2)互联网电缆、跳线和尾纤(制作)、安装,按照设计图示数量,以“条”为计量单位计算。

(3)各类桥架、管路、线缆安装、敷设,根据电缆敷设路径,应区别不同的敷设方式、敷设位置、管材材质、规格,按照设计图示数量,以“m”为计量单位计算。组合式桥架安装按照设计图示安装数量,以“片”为计量单位。

(4)双绞线缆、光缆测试,按照设计图示数量,以“链路”为计量单位计算。

(5)光纤连接,按照设计图示数量,以“芯”(磨制法以“端口”)为计量单位计算。

(6)基础槽钢角钢制作安装,根据设备布置,按照设计图示数量,分别以“kg”及“m”为计量单位计算。

(7)蓄电池防震支架安装根据设计布置形式,按照设计图示安装成品数量,以“m”为计量单位。

(8)电缆头制作、安装根据电压等级与电缆头形成及电缆截面,按照设计图示单根电缆接头数量,以“个”为计量单位计算。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均按照一根电缆有两个终端头计算。

(9)接地极制作、安装根据材质与土质,按照设计图示安装数量,以“根”为计量单位。接地极长度按照设计长度计算,设计无规定时,每根按照2.5m计算。

(10)铺设通信管道的长度均按图示管道段长计算。人(手)孔中心点为计算的端点。(www.xing528.com)

(11)光分路器与光线路插接按设计图示数量,以“端口”为计量单位计算。

(12)光缆接续(熔接法)以“头”为计量单位计算,光缆接续(机械法)以“芯”为计量单位计算。电缆接续以“100对”为计量单位。

3.《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6-2103)中规定了管线工程量预留长度和附加长度的计算要求

(1)控制盘、箱、柜的外部进出线预留长度按表附录1-1计算。

(2)电缆敷设安装工程量预留及附加长度按表附录1-2计算。

(3)配管、线槽安装工程量计算,不扣除管路中间的接线箱(盒)、灯头盒、开关盒所占长度。配线进入箱、柜、板的预留长度按表附录1-3计算。

4.《浙江省通用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18版)规定了管线工程量预留长度和附加长度的计算要求

(1)双绞线缆、光缆、同轴电缆敷设、穿放、明布放,以“m”为计量单位。线缆敷设按单根延长米计算,预留长度按进入机柜(箱)2m计算,不另计附加长度。

(2)计算电缆保护管长度时,设计无规定按照以下规定增加保护管长度:

横穿马路时,按照路基宽度两端各增加2m;

保护管需要出地面时,弯头管口距地面增加2m;

穿过建(构)筑物外墙时,从基础外缘起增加1m;

穿过沟(隧)道时,工沟(隧)道壁外缘起增加1m。

(3)计算电缆长度时,应考虑因坡形敷设、驰度、电缆绕梁(柱)所增加的长度以及电缆与设备连接、电缆接头等必要的预留长度。预留长度按照设计规定计算,设计无规定时按照表附录1-4规定计算。

(4)配管安装计算长度时,不扣除管路中间的接线箱、接线盒、开关盒、插座盒、管件等所占长度。

线槽敷设计算长度时,不扣除管路中间的接线箱、灯头盒、开关盒、插座盒、管件等所占长度。

(5)配线进入盘、柜、箱、板时,每根线的预留长度按照设计规定计算,设计无规定时按照表附录1-5规定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