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普通化学:弱酸弱碱电离平衡

普通化学:弱酸弱碱电离平衡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溶液中存在着已电离的离子与未电离的分子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类平衡称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已知298 K 时H2S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2)同离子效应向某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该弱电解质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从而降低其电离度的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

普通化学:弱酸弱碱电离平衡

弱酸、弱碱属于弱电解质,它们在水溶液中电离不完全,且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在溶液中存在着已电离的离子与未电离的分子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类平衡称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下面以CH3COOH 和NH3·H2O 的电离为例说明弱电解质的电离。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

的数值只决定于酸碱本身和温度,与浓度无关。一般来讲,温度升高的数值增大。人们习惯上根据常温下的数值大小将酸(碱)分成3 种情况:

(1),中强酸(碱);

(2),弱酸(碱);

(3),极弱酸(碱)。

2.电离平衡常数与电离度的关系

下面以一元弱酸为例来说明电离平衡常数与电离度的关系。

CH3COOH 的电离平衡为:CH3COOH H++CH3COO-

在水溶液中同时还存在H2O 的电离平衡:H2O H++OH

H+来源于CH3COOH 的电离和H2O 的电离,但CH3COOH 的Ka≫Kw,且CH3COOH 的浓度不是很小时,则可忽略H2O 的电离,只考虑酸的电离。

设一元弱酸CH3COOH 的起始浓度为c,平衡时的电离度为α,则

时,可认为1-α≈1,则Ka=cα2

由上式可看出,溶液的电离度与其浓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即浓度越稀,电离度越大,这就是稀释定律。

α 和Ka(Kb)都能反映弱酸、弱碱电离能力的大小,但是Ka(Kb)是平衡常数的一种形式,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而电离度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比电离度更加广泛。

时,可以用近似计算公式,即

当酸极弱(<10-10)或浓度极稀(浓度低于1.0×10-7mol·L-3)时,虽然,还应考虑水的电离,否则会得到与事实不符的结论,可用作为判断依据。

,则应用

【例题4.1】求下列浓度的CH3COOH 溶液的pH 和电离度(已知CH3COOH 的=1.75×10-5)。

(1)0.10 mol·L-1; (2)1.00×10-3mol·L-1

设平衡时:[H+]=x mol·L-1

平衡浓度/(mol·L-1): c-x x x

用求根公式求得:

【例题4.2】计算1.00×10-5mol·L-1HCN 溶液的pH 和电离度(HCN 的Kθa=6.17×10-10)。

显然pH=7.10 的结论是不符合事实的。

因为=1.0×10-5×6.17×10-10=6.17×10-15<24Kw=2.40×10-13

所以计算溶液中[H+]时,必须考虑H2O 电离出的H+,即

3.多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多元弱酸、弱碱在水溶液中是分级电离的,每一步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以在水溶液中的H2S 为例,其电离过程按以下两步进行。

表明H2S 的二级电离远比一级电离困难。因为第一级电离的H+来自中性分子,而第二级电离的H+来自带有负电荷的酸根离子,因此H+要受到负电荷对它的吸引力;此外,一级电离产生的H+对二级电离产生了同离子效应。由于这两个原因导致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逐级降低:,因此多元弱酸溶液中的H+主要来自其一级电离,在比较多元弱酸的相对强弱时,只用进行比较即可。在计算多元弱酸、弱碱溶液中的[H+]、[OH-]时,可以将多元弱酸、弱碱当作一元弱酸、弱碱处理,与计算一元弱酸、弱碱的[H+]、[OH-]的方法相同。

需要强调的是,多元弱酸的电离虽然是分步进行的,但溶液中的H+浓度是指总浓度,如H2S 溶液中的H+浓度,应是H2S、HS-和H2O 电离出的H+浓度之和。因此,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应是几个相关平衡的共同结果,溶液中的H+必须同时满足各步的电离平衡,这一点对以后讨论多重平衡时非常重要。

【例题4.3】298K 时,饱和H2S 水溶液的浓度为0.10 mol·L-1,计算该溶液中的[H+],[HS-],[S2-],[OH-]及H2S 的电离度。已知298 K 时H2S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www.xing528.com)

因为,[H+]的计算可忽略H2S 的二级电离,只考虑一级电离,当作一元弱酸处理。

设平衡时[H+]和[HS-]均为x mol·L-1,则有

所以 =1.15×10-4mol·L-1

(2)求[S2-]。

S2-是H2S 的二级电离生成物,则有

由上面的计算过程,可知:

①当二元弱酸的时,求[H+]可当作一元弱酸处理;

②二元弱酸溶液中,酸根离子浓度近似等于,与酸的起始浓度关系不大;

③由于二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浓度极低,当需要大量酸根时,应用其盐而不用其酸。

根据多重平衡原则

将两式相加有

由此可见,总的电离平衡常数关系式仅表示当H2S 电离达到平衡时,[H+],[S2-],[H2S]三者浓度间的关系,而不是说H2S 的电离是按H2S 2H++S2-的方式进行的。因此,调节H+浓度,可以控制S2-浓度。

4.影响弱酸、弱碱电离平衡的因素

1)温度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质点的运动速率加快,酸碱分子更易解离成离子,因此温度升高,酸(碱)的电离平衡常数增大。

2)同离子效应

向某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该弱电解质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从而降低其电离度的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

【例题4.4】在1 L 浓度为0.10 mol·L-1的CH3COOH 溶液中加入0.10 mol 的CH3COONa 晶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求该CH3COOH 溶液的[H+]及电离度。

解:设平衡时发生电离的CH3COOH 浓度为x mol·L-1,则

因为,且有CH3COONa 加入,使CH3COOH 电离平衡左移,由CH3COOH 电离出的CH3COO-、H+甚少。

所以0.10-x ≈0.10,0.10+x ≈0.10,则

例题4.1 中计算出浓度为0.10 mol·L-1的CH3COOH 溶液中[H+]为1.32×10-3mol·L-1,电离度为1.32%,但当溶液中加入0.10 mol CH3COONa 晶体后,[H+]降低至1.75×10-5mol·L-1,电离度降低至0.0175%。可见,同离子效应对弱电解质的影响是很大的。

【例题4.5】298 K 时,在浓度为0.30 mol·L-1的HCl 溶液中通入H2S 气体至饱和(饱和H2S 水溶液的浓度为0.10 mol·L-1),计算溶液中[HS-]、[S2-](已知H2S 的=1.32×10-7=7.08×10-15)。

解:H2S 水溶液的电离平衡为

设平衡时[HS-]=x mol·L-1,由于HCl 全部电离,根据同离子效应,使H2S 的电离受到抑制,平衡时

由H2S 的二级电离,设平衡时[S2-]=y mol·L-1,同理可得

此外,[S2-]亦可根据多重平衡规则求解。将H2S 的两级电离平衡相加,可得

由[H+]=0.30 mol·L-1,[H2S]=0.10 mol·L-1,可得

由此可见,与例题4.3 相比,在酸性溶液中,[HS-]、[S2-]大大降低,这说明同离子效应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调节溶液的pH 可以控制S2-的浓度,这对于利用硫化物沉淀进行金属离子的鉴定和分离具有实用意义。

3)盐效应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会稍有增大,这种效应称为盐效应。其原因为加入强电解质后,使离子氛的作用更为明显,重新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概率减少。在弱电解质发生同离子效应的时候,也存在盐效应,只是同离子效应远大于盐效应,盐效应可以忽略不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