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球经纬圈:测量巨人竖亥大小

地球经纬圈:测量巨人竖亥大小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民们认为的“天地之东西”应该指通过这一地区的半纬圈,“南北”应该是北极到可能“日无景”的南回归线之间的距离。这些都应该不是巧合,表明当时大地测量方法已有很高水平。

地球经纬圈:测量巨人竖亥大小

《海外东经》记载:“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

爸爸妈妈给你买了地球仪吗?现在要用它来谈《山海经》啦!

《山海经》中记载了大地测量和测量数据。《海外东经》记载帝指示“竞走运动员”竖亥去测量大地,竖亥右手拿着算筹,左手指着叫青丘的地方,迈着同样长短的步子,从东极到西极,刚好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这个故事肯定又是穿了一层神话外衣,那个具体数据也不可靠,但经文透露了先民曾经进行过大地测量的信息却是可以肯定的。

虽然竖亥步地测得的东西以及五亿余步的数字无法置信,可是《五藏山经》结语说的“天地之间”,也就是大地四个极点间的距离却是一条十分珍贵的测量数据。该经文“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与地球北纬45度附近的半纬圈和北极至南回归线之间的经圈的长度基本相符。

大家拿出地球仪吧。找到中国北方,《山海经》资料积累和成书时代,主要活动区域在黄河流域。先民们认为的“天地之东西”应该指通过这一地区的半纬圈,“南北”应该是北极到可能“日无景”的南回归线之间的距离。(www.xing528.com)

地理学者已经测得的赤道半径是6378.2公里,极半径是6356.8公里。我们还要知道《五藏山经》说的是古代的里,长度和我们现代的里也不同,比较时要通过一定的换算。算出来的北纬45度半纬圈,北极到南回归线之间的经圈,里数与“二万八千里”“二万六千里”中古代的里修正为华里的数字相当接近。

特别有趣的是,《五藏山经》的天地东西里数略大于南北里数,也符合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地球略呈椭圆的事实。这些都应该不是巧合,表明当时大地测量方法已有很高水平。

爱刨根问底的小朋友可能要问:《五藏山经》记载的这个数据是如何得来的呀?

这次可真难倒作者啰,只得用“尚待深入探讨”六个字回答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