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松毛虫气象台:揭示气压与松毛虫行动的关联

松毛虫气象台:揭示气压与松毛虫行动的关联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月份对松毛虫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月份,它们在此时迎来了第二次蜕皮。有人说这些切口是松毛虫的呼吸孔,即气门。我成立了松毛虫气象台,虽然贫困的生活使我的气象台连一只气压计都没有,不过我还有血液里流动的热情。现在几乎可以肯定,松毛虫的行动和气压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当气压下降时,松毛虫就隐居家中,绝不外出;当气压上升时,松毛虫就照常出来活动。想必松毛虫就属于这种昆虫。

松毛虫气象台:揭示气压与松毛虫行动的关联

初冬来临,冷风已经开始耀武扬威,松毛虫开始修建过冬的住所。它们选择了一处松针密集的枝梢,用纺丝器织成一张网,将枝梢覆盖起来。这是一个半丝半叶的居所,丝网四周的松针都向房屋的中轴微微侧着身子,叶梢湮没在丝网中。12月初,丝屋已经有拳头大了,临近冬末时才终于完工。丝屋呈卵形体,下部逐渐缩小,最下方包裹着支撑房屋的松枝鞘。

松毛虫是有分享精神的昆虫,食物可以分享,房屋也可以分享。松毛虫是有奉献精神的昆虫,它们劳动,不仅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别人。每一只松毛虫都有一样的身材、一样的体力、一样的口味和一样的技艺。虫窝里的常住人口也好,新搬迁的移民也好,它们各方面都完全一样;三三两两的虫群也好,成千只的庞大队伍也好,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它们的爱好相同,每个充满阳光的晴美日子,都在平台上午睡,谁也不多睡一会儿,谁也不少睡一会儿;它们的食量相同,每次走出家门啃食松叶,它们都吃同样多的晚餐就能装满同样大小的丝壶,谁也不多吃一口,谁也不少吃一口;它们的劳动相同,每当吃饱了晚餐,就来到虫窝的表面纺织、吐丝,大家的贡献都一样,谁也不多铺一根丝,谁也不少放一根线。

1月份对松毛虫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月份,它们在此时迎来了第二次蜕皮。这是又一次生命的升华,只要天气允许,松毛虫们就不论昼夜地停留在居所的圆形平台上,你推我挤、相互依靠着迎接蜕变的时刻。经过这次蜕皮,松毛虫换上了一件新的外套,与之前那套华丽的服装相比,这一件显得朴素暗淡了一些。它们背部中央的毛是暗橙黄色的,其中还混杂着很多的白色长毛。

松毛虫在这件颜色灰暗的服装上,添加了一个十分奇怪的器官。一条宽大的细长缺口在松毛虫的8个体节上横切而过,像是被手术刀划开的切口。这个切口按照其主人的指令,时而全开或半开,时而完全闭合。松毛虫的内脏穿过切口,从中隆起一个驼背形的局部鼓泡。

观察这个局部鼓泡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它们十分敏感,哪怕一丁点儿的刺激都会使它们反应激烈。我用一根稻草秸轻轻地触碰这个细腻的乳突,它们立即缩回,躲藏在黑色的表皮下面,形成一个深深的卵形缺口,像是两片嘴唇。

当一切平静下来之后,狭长的嘴唇又重新打开,半张着,敏感的突起再次出现。不过,一旦再有刺激出现,它们又会很快躲避到表皮下面。我对松毛虫的这个特殊器官十分感兴趣,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来刺激它们,它们迅速地交替开启与闭合。一阵轻微的烟草味,能够将它们引诱出来,气孔半开着,露出细腻的乳突,如果烟味太浓太呛,松毛虫就会扭曲身体、关闭器官。

松毛虫在自己的背上划开这么多的狭长切口,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有人说这些切口是松毛虫的呼吸孔,即气门。对于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首先,没有任何昆虫在自己的背上劈开缺口用来换气,而且,我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过,并没有发现任何阀门将狭长切口与内部器官连通起来。呼吸并不是这些切口存在的意义。

观察告诉我们,这些根据松毛虫指令在切口中进进出出的局部鼓泡,是感觉器官。它们出现,是为了探寻信息、了解情况;它们消失,隐藏在黑色的表皮下面,是为了保存灵敏的感觉能力。那么,它们在收集什么信息呢?如果我们不从松毛虫的日常生活习惯着手,恐怕很难找到答案。

松毛虫可以算是昆虫界的特立独行者,它们在寒冷的冬季最为活跃。在严寒的季节里,别的昆虫都在睡觉,昏昏沉沉、迟钝麻木。可是松毛虫这些纺织工们,却如火如荼地劳动着。这些在寒冬忙碌的纺织工们要外出工作,对天气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超过承受限度的恶劣天气,对在严寒和黑夜中劳作的松毛虫来说十分可怕。如果在狂风怒号的天气出行,就有可能被猛烈的北风刮走而丧命;如果雨雪骤降、霜冻威逼,也必须躲在家里。冬季的天气总是令人捉摸不定,要想在这些恶劣的天气中安然度过冬天,就要时时刻刻谨慎小心。如果能预见到恶劣天气的发生该多好啊!我猜想,或许松毛虫身上的确装备着某种能够刺探天气秘密的特殊器官。

为了弄清气候与松毛虫之间的关系,我开始了密切的观察。我成立了松毛虫气象台,虽然贫困的生活使我的气象台连一只气压计都没有,不过我还有血液里流动的热情。我严密观察暖房里和荒石园中的松毛虫,将它们的隐居、行动和外出记录下来,同时,也将观察时的天气状况和《时报》的气象图添加在笔记本中。

松毛虫(www.xing528.com)

我先介绍一下松毛虫气象台的组成吧,它有两个台站,一个在暖房里,另一个在荒石园的松树上。在严寒的冬天,能够不承受雨雪就获得持续而规律的材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而暖房中的台站更让我喜爱,不过,露天松树上的台站也必不可少,它使我的记录更加翔实。

先来看看暖房中的松毛虫告诉了我们什么吧。这些观察对象不用担心雨雪和霜冻,因而细小的天气变化不会引起它们的注意,它们只关心大气环境的高级变化。12月13日的晚上,它们拒绝出门,虽然夜里和第二天早上都是雨雪天气,但是这威胁不到安然居住在暖房中的松毛虫。想必是因为大气环境发生了异常重大的变化。

的确,《时报》的气象图证实了我们的推测。13日,我们所在的地区处于强大的低气压之下,英伦三岛出现了之前从未有过的气温骤降现象,并在13日到达我们地区,一直持续到22日。这段时间,暖房中的松毛虫被气压的急剧下降所威慑,隐居在丝屋里不肯出来,直到感觉安全一些,才出来啃食松针和进行纺织,不过,一旦天气恶劣程度加剧,它们就又会躲进虫窝里。

而荒石园松树上的松毛虫则一次也没有外出。它们没有暖房的保护,只能依靠自己的小小丝屋。就算这段低气压控制的天气更多的时候是晴天,它们也谨慎地待在家中,不肯外出,不肯冒一丝风险。

现在几乎可以肯定,松毛虫的行动和气压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当气压下降时,松毛虫就隐居家中,绝不外出;当气压上升时,松毛虫就照常出来活动。

在所有能够预知天气的生命体中,昆虫可以说是最为敏感的气象仪器,所有昆虫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一种易感性,它们的这种易感性能够不需要任何明确器官就能发挥作用。有几种昆虫,它们的生活方式使自己预知天气变化的才能更为突出,它们可能拥有特殊的器官用来观测气象变化。

想必松毛虫就属于这种昆虫。严寒的1月,它们褪去旧衣,换上第二套服装。此时,它们与其他昆虫相比,似乎更具易感性。要在变幻莫测的天气中,选择合适的时间外出用餐和纺织,它们就在自己的背上割开了许多细长的切口。这些孔半开着,有的局部鼓泡从中隆起,随时注意着天气的变化。

思考·感悟

1.对于松毛虫的分享精神你有什么感想?

2.为什么说松毛虫是“气象播报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