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野人存在之谜:科学考察揭示真相

野人存在之谜:科学考察揭示真相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从18世纪开始,野人是否仍然存在的问题就引起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的争论。据传说,神农架的“野人”就存在于这一地区的高山密林之中。这样一来,人们对野人之说更怀疑了。科学考察队到西双版纳的研究同样把人们的“野人”之梦打破了,因为科考结果显示,当地的“野人”只是一种长臂猿。但是,更多的传说仍然使得人们对野人的存在抱有幻想。

野人存在之谜:科学考察揭示真相

1832年,一个叫霍得格逊的外国人声称自己发现了“雪人”;1962年,又有人声称在云南西双版纳密林中发现了“野人”……

野人,是一种类似人而又不是人的动物。通常,科学家都认为人们所说的野人就是达尔文所说的类人猿。而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类人猿早就已经消失了,在地球上应该只存在着人类猿猴,不再有类人猿。但是,从18世纪开始,野人是否仍然存在的问题就引起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的争论。

究竟是真的有野人还是根本就不存在野人?这个问题引起了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为,假如真的有野人的话,许多人类学的观点就要被重新修改了。

华中屋脊”神农架位于鄂西北大山深处,这里物种非常丰富,有336种陆生脊椎动物,二百余种鸟类,三十余种两栖、爬行动物,拥有昆虫27目,约占全国昆虫种类的81.8%。这里还有四十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珍稀动物,如金丝猴金钱豹华南虎、白鹳、金雕、大鲵、穿山甲等。白化型动物在这里也极其丰富,这里先后发现了白熊、白麂、白猴、白蛇等。神农架目前已知的高等维管束植物有2419种。按其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神农架可被划分为三个不同垂直森林植物带:海拔800~1500米之间为亚热带性常绿阔叶林混交林带(800米以下为栽培植被);海拔1500~2600米之间为暖温带性落叶、阔叶、针叶林带;海拔2600米以上的为寒温带性常绿针叶林带。

据传说,神农架的“野人”就存在于这一地区的高山密林之中。这种传说也并非无稽之谈,因为科学家在与神农架仅一江之隔的建始恩施一带,发掘过数十种哺乳动物化石,如猕猴、猩猩、西藏黑熊、巴氏大熊猫等。在建始县高坪,甚至发现了巨猿化石,埋葬化石的堆积物一般介于山谷、山丘之间。

1985年,科学家还在与神农架紧密相依的巫山县大庙区龙坪村附近的一处古洞穴里,发现了一堆早期人类化石的左侧下颌骨和两个牙齿;时隔一年,在同一地点,同一层位,又获得了一个上门齿和一个上乳门齿,此外,还有大批哺乳动物化石。与此同时,科学家还在神农架大量存在的喀斯特地形中,发现过几种哺乳动物化石。(www.xing528.com)

传说中的“野人”影子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假想

这些科学考察为神农架“野人”的存在提供了一系列有力的依据。人们曾设想,如果巨猿能在神农架幸存下来,成为像大熊猫一样的活化石,那么人类进化的许多谜团也就可以解开了。科学家非常珍惜这一机会,中国科学院还为此郑重地派出古人类学家对当地居民的种种发现作了严格的实物考证和访谈询问。据说,这些奇异动物的脸型像一个小头朝下的葫芦瓢,耳朵圆形且长满了毛,腰臀肥大,身体精壮,没有小脚趾,奔跑时腰低而肩高,逃窜爬岸时不是攀爬而是蹿跳。

然而,就在人们翘首企盼考察结果出来时,几则令人非常伤心的消息传来:当事人提供的毛发,其实是一种比较罕见的马熊。而那些鲜红色“野人红毛”,实际上也是一家祖传的清朝官帽顶子上取下来的装饰品,灼人的红色是人工染上去的。这一下可把人们的感情伤透了,从此,谁也不愿意相信野人的说法是真的。1975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野人调查小组通过对毛发的鉴定,否定了殷洪发拔下的毛是野人毛,而是野山羚羊毛。这样一来,人们对野人之说更怀疑了。

科学考察队到西双版纳的研究同样把人们的“野人”之梦打破了,因为科考结果显示,当地的“野人”只是一种长臂猿

但是,更多的传说仍然使得人们对野人的存在抱有幻想。实际上,野人存在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神农架野人更是如此,不过,这种说法毕竟缺少实证,更深入的研究仍然在进行之中,这种研究能否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让我们继续等待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