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村落的核心:院落组成的空间与行为

传统村落的核心:院落组成的空间与行为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红石材料的使用是朱洼村和张店村一带最为重要的建筑特色。图2.11传统堂屋采用“里生外熟”墙体图2.12当地常用的红石材料从堂屋外观和材料的变化可以看出,当地传统堂屋屋顶形式和材料、构造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建筑体量、立面上讲求以当门儿为中心的特点却没有改变。

传统村落的核心:院落组成的空间与行为

1)堂屋外观和材料变化

调查发现,民国及其以前建造的堂屋常采用坡屋顶形式和小青瓦仰铺,土改至1979年建造的也有的采用机平瓦而两端瓦垄用两垄小青瓦仰合铺法,屋脊常有花式。这些堂屋大多采用木窗,也有条件好的用红石做窗楣,许多堂屋窗户没有玻璃,仅用塑料布裱糊,有的堂屋存在明显室内外高差,有的堂屋则不显著(图2.9)。

1980年以后,建造的堂屋多为平屋顶形式,立面处理简单,因为采用平屋面可以方便地挑出檐(由此形成“出墙沿”这种平面形式),有的在挑檐的正中布置预制的面砖贴画。支撑挑檐的梁头上也常常贴有画砖,这大概与传统堂屋的出梁头有关。墙面大多数采用白色瓷砖,许多堂屋大门采用带亮子的四扇格栅门,使室内采光良好。窗户通常采用三扇平开窗,有的装有纱窗或防盗网,入口地坪一般比庭院高一到两个台阶(图2.10)。

图2.9 1980年以前传统堂屋外观

图2.10 1980年以后当代堂屋外观

在墙体材料上,民国及以前建造的富裕人家院落的堂屋墙身一般采用“里生外熟”的做法,即外面贴一层十字错缝的青砖,里面是土坯,等级较高的建筑墙面,砖全部是磨砖对缝砌筑,为了使墙体坚固耐久,在一些关键部位大量使用当地的红石构件作为扒墙石[5](图2.11)。

红石材料的使用是朱洼村和张店村一带最为重要的建筑特色。有文献说,这种红石材质较软,产自靠近襄城的紫云山。但据笔者分析,这种红石材料的使用范围从汝河东南的张店村到汝河北岸的安良镇都有,红石材料的产地应该有多处。笔者实地调查发现,张店村附近的红石采自村南的马鞍山,山南坡和山北坡出产的红石硬度并不一样,山北的红石较软,而山南的红石十分坚硬堪比花岗岩,所以才能作为地基、过梁等承重材料。当地对红石材料的运用直到1970年代末,后来新建的房屋墙体越来越少用到红石材料。这并非完全因为红石材料的缺乏,当地有“扒三间,盖六间;扒一处,盖几处”的俗语来说扒掉老房子的红石足够用到新房子上。目前两个村落里院落边随处堆有废弃的红石堆,而且在安良一带现在还有红石出产,可能是新建民居缺乏使用红石的示范,使这种材料循环利用的传统中断。20世纪70年代后期,住宅墙体多采用村民自家烧制的青砖。1980年之后,墙体材料多采用工厂制作的红砖。近年多采用多孔砖(图2.12)。

图2.11 传统堂屋采用“里生外熟”墙体

图2.12 当地常用的红石材料

从堂屋外观和材料的变化可以看出,当地传统堂屋屋顶形式和材料、构造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建筑体量、立面上讲求以当门儿为中心的特点却没有改变。

2)堂屋平面演化

堂屋的平面演化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图2.13,表2.8):

(1)三开间单跨阶段

民国之前,绝大多数村民居住院落的堂屋都采用了传统的三开间模式,这种堂屋平面基本上沿用了传统“一明二暗”三开间的格局,分为“一堂二内”或“三间两所”等形式。规格较高的家庭采用五开间,或采用“五间两所”的形式。

三开间单跨的堂屋房屋间数较少,整个堂屋只有一个门,对外较为封闭。这一阶段讲究的堂屋也有看起来像两层的。按传统的做法二层不住人只开小窗,相当于多一个顶棚,实质上还是一层房加大了层高,多了个夹层隔间。

图2.13 堂屋平面演化示意图

表2.8 堂屋平面演化阶段表(www.xing528.com)

(2)明三暗四单跨阶段

1980到1989年左右,随着老寨人口增加,不少家庭需要搬迁到老寨边缘或新建村落。在新的宅基地上,新建堂屋往往扩大了主屋的面宽,有的把主屋面宽做得和院落宽度一样,结构上是四开间,但中间两开间不用墙体分隔作为一个整体使用,成为表面上的三开间,称为明三暗四格局,形式上有“一头沉”“出墙沿”等形式。

明三暗四实际上扩大了当门儿的面积,新的当门儿可以摆放成组的沙发和新的家具电器,也扩大了行为活动范围。同时立面上也打破了原来传统堂屋建筑中轴对称的格局。当门儿内部空间比例被转向,变得面宽大而进深浅,以前当门儿的堂画、条桌、祖宗牌位组成的轴线往往只能转90度与大门入口变成垂直关系。因此原来神圣性空间气氛被削弱,而开始向更加实用、舒适的家庭生活空间转变。

明三暗四阶段的堂屋,不仅扩大了当门儿的面积,改变了当门儿的轴线方向和行为方式,在打破了立面的对称后,有的平面形式如一头沉的两侧耳扒儿的房间可以独立向外开门,增加了堂屋的出入口,减少了堂屋的封闭性。

(3)明三暗四双跨平层阶段

1990到1999年后期,当地堂屋出现了双跨平层的做法,朱洼村附近这种做法的来源据说是宋庄村民的创造。村里以前的堂屋进深不大,1990年代,他到四川大哥家玩后,参考了当地的房屋格局,回家后把堂屋进深扩大后多出两个房间,村里后来盖房者纷纷效仿,遂形成这种双跨平层的新格局。

双跨平层是在原明三暗四平面的基础上,中间两开间变为双跨,同时整个进深扩大到9米。这样中间两跨凭空多出两个房间,整个堂屋有4个房间。实质是空间划分得更细,这满足了人口增加的需要,也体现了以前功能复合的堂屋,空间功能开始细分。

由于这种格局扩大了堂屋的进深,必然影响到与南面的东屋的关系。由于传统格局这一风道十分狭窄,往往影响堂屋采光,所以有的家庭需要拆除东屋的一部分,在原风道处安置一个楼梯。楼梯本身的倾斜坡度不遮挡堂屋的窗口采光,又能获得上屋顶利用平层的机会,这样做改善了东屋与主屋的关系,是对原有传统院落的重大改进。

这种改进之后,实质是建筑多占用了庭院的面积,庭院南北方向更为局促。对居民生活而言,由于院落面积小,大多数都用水泥硬化了,已不可能在院落里种菜、养动物

(4)明三暗四双跨双层阶段

2000年后,在双跨平层的基础上,有的院落由于东屋已经存在,空间有限,不能在此位置安置楼梯,堂屋只能把楼梯放在当门儿后面的一小跨中,再在屋顶加盖二层楼。房间数变为6个,楼上、下变成2个当门儿。通常楼上的当门儿南墙向外挑出装大玻璃窗使得室内采光很好,而且面对院落视野开阔,位于二楼的其他房间由于采光没有遮挡,空间质量也提高很多。

近年来,新盖房时,有的附房也同时建造,这样东屋与门屋、倒座房往往连在一起形成一个L形的整体,但如此一来庭院面积不仅缩小,而且空间更局促,已经类似于南方的天井。院落单侧布置房间,庭院变成东西向狭长的条形庭院。庭院采光条件更差,庭院空间似乎已经被压缩至极致。

从以上堂屋的平面演化过程可以看出,随着堂屋尺度的变宽变深,层数的增加,堂屋的房间数目和对外出入口也相应增加。但是堂屋的这些变化压缩了庭院的面积,使庭院空间受到影响,院落中东屋、门屋、倒座房倾向于减小,并有与堂屋连为一体的趋势。

【注释】

[1]1尺≈33.33厘米。

[2]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41.

[3]这与两村历史上土地划分的方式有很大关系。据谭立峰(2009)等人对北方村堡模数制的研究,村堡最初的修建常常以一进院落为单位作为购买单元,这种基本面积单位分为三分地(3丈×6丈,1丈≈3.33米)和五分地(5丈×6丈)两种模式。由于本次统计案例包含一部分现代建筑,张店村与朱洼村的院落平均尺寸统计值与上述研究的具体数值略有差异,但由于两村历史上土地划分模式不同,导致院落面宽出现差异,朱洼村大致符合三分地的模式,而张店村大致符合五分地的模式。

[4]河南省统计局.河南六十年(1949—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5]这种做法的缺陷就是怕浸水,一旦屋顶透水,土坯浸水后立刻导致整个墙体坍塌。调查中发现,很多传统院落墙体坍塌毁坏,以致废弃都是这个原因。许多屋顶毁坏的老建筑往往在屋顶上覆盖一层塑料膜,也是为了防止墙体浸水坍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