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文盲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甘肃省文盲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时间:2023-10-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多年的努力,甘肃省文盲率已经下降了许多,到2007年,甘肃省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5%以下。但是,这一比例还是高于全国青壮年文盲率3.58%的平均水平,与甘肃省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定的到2010年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还有一个百分点的距离,尚需努力。分析甘肃省的扫盲工作,目前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1.从文盲人口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到,青壮年文盲人数相对较多的是民族地区和经济相对薄弱的临夏州、甘南州和陇南市。

甘肃省文盲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经过多年的努力,甘肃省文盲率已经下降了许多,到2007年,甘肃省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5%以下。但是,这一比例还是高于全国青壮年文盲率3.58%的平均水平,与甘肃省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定的到2010年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还有一个百分点的距离,尚需努力。分析甘肃省的扫盲工作,目前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

1.从文盲人口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到,青壮年文盲人数相对较多的是民族地区和经济相对薄弱的临夏州、甘南州和陇南市。在这些地区开展扫盲教育工作的难度较大,需要加大扫盲工作力度和扫盲机制创新。

2.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现象已很普遍,出现农村的文盲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趋向。农村出现许多空巢家庭,有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培训班面临无教学对象的现状。

3.原来建立在农村学校或农村社区等处的扫盲班、农民文化补习学校等扫盲机构费用短缺、人员不足,存在生存艰难、难以为继的窘态。(www.xing528.com)

4.农村扫盲培训需要与农民的生活相结合,以前单纯的学识字学算术的扫文字盲已难以适应农村的发展。如何将扫盲教育工作与农村人员的个人发展和家庭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5.农村已经达到脱盲水平的人员,如何利用已学到的文化知识促进自身的发展。农村脱盲人员文化程度和文化水平的界定也需要相应的机构和机制予以认定。同样,也有一些已经脱盲人员,因平时生活中没有积极主动地运用扫盲中学习到的知识,造成再次沦为文盲,成为复盲者。

有鉴于此,甘肃农村的扫盲工作不仅不能放松,而且还需要继续加强。扫盲的形式需要改变,要创新扫盲机制,建立新的扫盲工作模式和扫盲方式。建议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城市建立扫盲中心或农民工文化技术学习中心,为农民工学习文化知识和技术提供必要的服务。建议在农村社区建立为当地社区群众服务的并由社区群众自主管理的社区学习中心,提供扫盲教育和脱盲后的继续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