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敦煌历代地名录:河母及其变迁

敦煌历代地名录:河母及其变迁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敦煌遗书所载有宜秋大河母、都乡大河母、神农河母、灌进河母、东河三大河母以及北府河母等。(李正宇)三丈河母河母名。在州城东北十二至十五里,宋初始名。又作北富渠、北阜渠、北府河。自州城东南三里平河斗门引甘泉水北流,至城北四十四里,渠长四十五里。另有大渠、马子渠等亦属之。都乡水由此流至城西北三里,全长二十里,流量甚大,屡冲屡修,渠面渐宽,至五代时俨然成河,故亦名都乡河。

敦煌历代地名录:河母及其变迁

注:河母,即干渠或支渠之主渠道,为诸子渠之母渠,故名。敦煌遗书所载有宜秋大河母、都乡大河母、神农河母、灌进河母、东河三大河母(即三丈河母、两丈河母、新城河母)以及北府河母等。 见P.3560、3396、3706等。

(李正宇)

三丈河母

河母名。唐宋时敦煌东部干渠。“渠”何谓“河”,据《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载:北流者为北府(渠),东流者,名东河水。东河自州城东南三里中河堰之平河口受甘泉水,东北流,抵城东北十五里处,全长十三里。依河面宽窄之不同分为三段:自平河口至千渠口一段约五里,渠阔三丈,因名三丈渠;自千渠口至利子口一段又五里,渠阔二丈;自利子口至两支口三里,渠阔一丈。大致相当于清代下永丰渠上段。末尾分出支渠两条:两支渠和三支渠。此水系所属子渠二十余条,如赵渠、小第一渠、沙渠、鹘渠、多农渠、第一渠、千渠、利子渠、瓜渠、延康渠、乡东渠、汜渠、掘渠、张桃渠、张填渠、张官渠、曹家渠、刘家渠、索总同渠、六尺渠、吴家渠、马家渠、王家渠、廉家渠、神威渠、涧渠等。灌溉区域跨敦煌、莫高、悬泉(赤心)、慈惠、效谷、玉关六乡。据S.1974V载,河上建有水硙。 

(李正宇)

两丈河母

河母名。唐宋时敦煌县境(不含时有分合的寿昌县)最西部之干渠。长二十里。自州城西南二十五里甘泉水之马圈口堰北端引水,谓之宜秋口,东北流。今踏察,位置当在今敦煌市七里镇原李家墩村之西南隅。初唐时,两岸修筑护堤十里,堤高一丈,下阔一丈五尺,护堤遗迹,至今依稀可见。约流至距州城西七里处,分为东西两支,西名宜秋西支渠,东名宜秋东支渠。此渠流域宜种晚禾,因名宜秋。灌溉龙勒、洪润、平康三乡境。归义军曹氏之本庄(即大王庄)在此渠界上。金山国初期(906),于此渠下尾重创来犯之甘州回鹘军。《龙泉神剑歌》所谓“宜秋下尾摧凶丑”即指此。所属子渠有河北渠、塞庭渠、高渠、平都渠、圆佛图渠、塞门渠、夏交渠、宜秋东支渠及宜秋西支渠等。大致与清代之通裕渠及现在的西干一支渠相近。

(李正宇)

新城河母(www.xing528.com)

河母名。唐宋时敦煌干渠,即东河之末段。在州城东北十二至十五里,宋初始名。东尾即两支口。据《大历四年 (769)悬泉乡宜禾里手实》载:“杨日晟地一段壹亩。口分。城东十五里瓜渠。东,河;西,新城;南,荒;北,路。”是知新城当在东河与瓜渠之间的三角地带。 

(李正宇)

北府河母

河母名。又作北富渠、北阜渠、北府河。唐宋时敦煌北部干渠。敦煌昔置北府、南府,此渠流经北府一带,故名。自州城东南三里平河斗门引甘泉水北流,至城北四十四里,渠长四十五里。大致相当于今之北干渠,所属支渠、子渠十余条。西出者有宜谷渠,东出者有辛渠、八尺渠、掉消渠、王使渠、鲍壁渠、无穷渠、神农渠、临泽渠等。另有大渠、马子渠等亦属之。灌溉区域为平康、洪池、效谷、玉关四乡境。 

(李正宇)

都乡河母

河母名。唐宋时敦煌西部第二道干渠,起自州城西南十八里。沿甘泉水河床北侧内沿筑坝七里,在堰坝与北侧崖岸之间形成水道,壅水顺流七里。至州城西南十一里,登上北岸,进入农田区。于此分为两支,北流者为都乡渠,东流者为孟授渠。都乡水由此流至城西北三里,全长二十里,流量甚大,屡冲屡修,渠面渐宽,至五代时俨然成河,故亦名都乡河。 

(李正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