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物理实验-光学仪器结构与调节

大学物理实验-光学仪器结构与调节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将光源和各种光学元件装在光具座上进行多种实验。无论是几何光学实验还是物理光学实验,在光具座上经常需要进行与共轴球面系统相关的光路调节。实验光具组常由一个或多个共轴球面系统与其他器件组合而成。图2-30光具座光具座的同轴等高调节的具体操作分两步进行:1)粗调。即在粗调的基础上,按照成像规律或借助其他仪器作细致调节。如两次成像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实验光路,常用于光具组的共轴调节。

大学物理实验-光学仪器结构与调节

1.光具座与光路调节

光具座是一种多功能的通用光学仪器。用于物理实验的光具座由导轨、滑动座(光具凳)、光源、可调狭缝、像屏和各种夹持器组成(图2-30),按实验需要另配光学元件,如透镜、棱镜偏振片等组成光学系统。常用的导轨长度为1~2m,导轨上有米尺,滑动座上有定位线,便于确定光学元件的位置。光具座是光学实验中的一种常用设备。可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将光源和各种光学元件装在光具座上进行多种实验。

无论是几何光学实验还是物理光学实验,在光具座上经常需要进行与共轴球面系统相关的光路调节。一个透镜的两个折射球面的曲率中心处在同一直线(即光轴)上,就成为一个共轴球面系统。实验光具组常由一个或多个共轴球面系统与其他器件组合而成。为了获得良好质量的像,各透镜的主光轴应处于同一直线上,并使物位于主光轴附近;又因物距、像距等长度量都是沿主光轴确定的,为了便于调节和准确测量,必须使透镜的主光轴平行于带标尺的导轨。达到上述要求的调节叫做“等高同轴”调节。

图2-30 光具座

光具座的同轴等高调节的具体操作分两步进行:

1)粗调。即先将透镜等元器件向光源靠拢,凭目视初步决定它们的高低和方位(要求不高时,在形成光路过程中再加以适当修正,即可进行观测)。

2)细调。即在粗调的基础上,按照成像规律或借助其他仪器作细致调节。如两次成像法(贝塞尔法或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实验光路,常用于光具组的共轴调节。当透镜移动到两个适当位置,使正立箭头在接收屏上分别成大小两个清晰的倒立实像时,若此二像的尾端在屏坐标的同一位置,它们就与物箭头的尾端同在平行于导轨的主光轴上(轴上物点成像不离轴),如图2-31所示。以此为基准,可将物方某点调到主光轴上。

图2-31 “同轴等高”原理图

针对性地调节各光学元件,直至两次成像的中心重合。如果系统有两个以上的透镜,先加入一个透镜调节共轴,然后再依次加入透镜,使每次所加透镜都与原系统共轴。反射镜的调节方法与此类似。

2.测微目镜(www.xing528.com)

测微目镜是带测微装置的目镜,可作为测微显微镜和测微望远镜等仪器的部件,在光学实验中有时也作为一个测长仪器独立使用(例如测量非定域干涉条纹的间距)。如图2-32(a)所示的是一种常见的丝杠式测微目镜的结构剖面图。

图2-32 测微目镜

带有目镜1的镜筒与本体盒2相连,而接头套筒7与另一带有物镜的镜筒(图中未画出)相套接,构成一台显微镜。靠近目镜焦平面的内侧,固定了一块量程为8mm、分度值为1mm的玻璃标尺。与之相距0.1mm处平行地放置另一块玻璃分划板,其上刻有十字线和一组双线作为准线。在目镜中观察时,即可看到玻璃标尺上放大的刻线像及与其相叠的准线像,如图2-32(b)所示。因为分划板的框架与鼓轮转动时通过传动螺旋推动叉丝玻片移动,鼓轮反转时,叉丝玻片因受弹簧恢复力作用而反向移动,故当读数鼓轮转动时,可推动分划板左右移动,鼓轮每转一圈,分划板上的准线移动1mm,而鼓轮轮周边刻有100个分格,因此鼓轮每转过一分格,准线相应地移动0.01mm。测量时,当准线对准被测物上某一位置时,该位置的读数,应为主尺上准线所指示的整数毫米值加上鼓轮上小数位读数值。

3.调节方法

1)调节目镜与分划板的间距,直到分划板上刻线清晰可见。

2)调节整个目镜筒与被测物的间距,使在视场中看到被测物的像也最清晰,并需仔细调节使准线像与被测物像之间无视差。

消除视差的方法为:将眼睛左右(上下)移动,若像与叉丝间存在相对位移,需反复调节,直至消除视差,使像与叉丝无相对移动。

3)转动读数鼓轮,推动分划板,使分划板十字线的交点或双线对准被测物像的一端,记下读数;继续沿同一方向转动鼓轮,使十字线交点或双线对准被测物像的另一端,记下读数,两者之差即是被测的长度。

4)使用测微目镜测量,同样应注意消除丝杆的螺距误差,因此测量时只能沿同一方向转动鼓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