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族声乐通俗化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也是文化多元化的结晶,是在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传递着自身的文化价值。衬词一直是中国传统民歌的特色,《幸福山歌》在衬词的运用上继承了这种特色,为民族声乐的继承和拓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目前尚未对“民通唱法”有科学的定论,但它确实将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融合付诸实践,并且出现了一批为之而努力的歌手和接受并欣赏它的广大群众。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民族声乐通俗化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也是文化多元化的结晶,是在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传递着自身的文化价值。

(一)文化传承价值

民族声乐通俗化以民族声乐为基础,增添了流行元素,但本质上仍然是民族声乐的一个支系,在韵味上依旧保留了民族声乐的特色和风格。民族声乐通俗化所传承的不只是形态上的文化,还包括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这对民族声乐通俗化形成自身的特点和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发展都非常重要。例如,《幸福山歌》运用五声宫调式,壮族民歌的元素被大量运用到旋律中来,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采用“民通唱法”来演绎这首歌曲,运用扎实的科学发声技巧,加入衬词的运用,在表达歌曲民歌风格韵味的同时,为旋律注入了活泼、风趣、灵巧的氛围。衬词一直是中国传统民歌的特色,《幸福山歌》在衬词的运用上继承了这种特色,为民族声乐的继承和拓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文化融合价值

“民通唱法”作为民族声乐通俗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一种与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并行的演唱方式,它使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同时兼顾两者的特色,使其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形成一种让听众耳目一新的艺术形式。每一种唱法都是一种文化的代言,都有其固定的受众群体。民族唱法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的传承和发展,而通俗唱法则是当代流行文化的代言。“民通唱法”就成为两种文化交融的产物,它延续了民族唱法的唱腔,又贴近了当代欣赏者的生活,保留了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共性,同时发展出了自己的个性,是当代文化融合的典型体现,它的文化融合价值能够触动人们对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深思,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当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www.xing528.com)

(三)文化实践价值

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使各种唱法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一种趋势,“民通唱法”成为与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并立的歌唱形式。在“民通唱法”的发展成熟中,许多音乐家都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实践和努力,其中的代表有于文华、周冰倩、祖海、李丹阳、王丽达、谭晶等。虽然目前尚未对“民通唱法”有科学的定论,但它确实将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融合付诸实践,并且出现了一批为之而努力的歌手和接受并欣赏它的广大群众。

“民通唱法”产生在政治多样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它见证了当代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当代音乐文化带来了清新的风气,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