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明古刹:布袋和尚弥勒道场岳林禅寺

四明古刹:布袋和尚弥勒道场岳林禅寺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梁贞明二年,布袋和尚于寺东廊盘石说偈:“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认。”后人相传布袋和尚乃弥勒佛化身,图形供奉,于大殿东首塑其全身像,寺由此成为弥勒道场而扬名。岳林寺经历代僧人修建,规模宏大,建筑巍峨,独具弥勒道场特色,天王殿、大雄宝殿之后为供奉弥勒大佛之“崇宁阁”,最后是弥勒佛诞生之地兜率宫。1993年政府批准重建岳林寺。岳林寺是目前宁波地区建筑规模放大的寺院。

四明古刹:布袋和尚弥勒道场岳林禅寺

如果你从宁波汽车奉化,在将要到达奉化的时候,你就可以在公路右边看到一大片高大的寺院殿堂,那就是最近新修建的规模宏大的岳林寺。

岳林寺始建于梁大同二年(536),原名崇福院,在龙溪之西,唐朝宰相李绅书领,会昌年间(841—846)毁。宣宗大中二年(848),闲旷禅师重建于溪东,改称岳林寺。唐末,奉化长汀僧契此(布袋和尚)来住,募建大雄宝殿、千佛阁、钟楼等。后梁贞明二年(916),布袋和尚于寺东廊盘石说偈:“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认。”偈完而逝。后人相传布袋和尚乃弥勒佛化身,图形供奉,于大殿东首塑其全身像,寺由此成为弥勒道场而扬名。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赐领“大中岳林寺”,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赐阁名“崇宁闻”。元、明两代,兴废屡更,至清康熙十二年(1673),楷庵和尚入院驻场,大畅宗风,重修殿阁,皈依者云集,岳林寺一时鼎盛至极。

岳林寺经历代僧人修建,规模宏大,建筑巍峨,独具弥勒道场特色,天王殿、大雄宝殿之后为供奉弥勒大佛之“崇宁阁”,最后是弥勒佛诞生之地兜率宫。弥勒佛形象在寺内殿、堂、塔、宫、阁中占据主要地位,表现出弥勒道场的特有气氛。岳林寺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亦有极大影响,日本韩国、东南亚皆有供奉“中国弥勒佛”布袋和尚处。岳林寺在20世纪50年代毁于大火。

1993年政府批准重建岳林寺。新建的岳林寺占地180亩,为五进寺院,正面宽约110米,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弥勒殿、藏经阁和兜率宫。在山门和天王殿之间有龙眼池,池水四季不涸,池上架有契此桥。在天王殿的南北侧分别有重檐歇山顶的鼓楼和钟楼,方圆十里能闻钟声。兜率宫总高度高出市区地面61米,将成为奉化市区的标志性建筑。岳林寺是目前宁波地区建筑规模放大的寺院。

弥勤涅槃石

弥勒佛

大雄宝殿

地址:奉化市锦屏岳林路

邮编:315500

电话:0574-88917761

交通:宁波市区汽车南站中巴站乘到奉化的中巴车在岳林寺站下;在奉化,可在江口或南山新村乘6路公交车在岳林寺站下,也可在怡乐园或张村乘16路公交车在岳林寺站下

奉化接灵山,弥勒垂真,天下寺门开笑脸。

岳林建禅寺,高僧辈出,古今衲子阐宗风。

暮鼓晨钟,无人无我,妙相法轮光日月。

青山绿水,非色非空,禅风花雨利人天。

颜含千秋笑,

腹容万古愁。(弥勒殿)

寺院一角

题布袋和尚(www.xing528.com)

宋·舒直

休话人问我独尊,何妨廛肆且随群。

乞钱往往多空手,问路时时向白云。

壁上形容图尚在,囊中气味许谁分。

分明提起无人问,欲会应须眼里闻。

秋来寻岳林寺

宋·梅尧臣

林履信天涯,寻幽遍落花。

殿高秋气爽,林静夕阳斜。

对茗情偏洽,谈玄兴转赊。

远公相识好,三笑过金沙。

游岳林宿崇宁阁

明·沈一贯

为寻净土到龙宫,笑口依然觌面逢。

池色双空天界迥,山光半落剡城东。

行看修竹惟尊者,坐对高楼有运公。

参罢本无元字脚,清溪钟度吼松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