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细读淮南子:儒家六艺论,异气同道

细读淮南子:儒家六艺论,异气同道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行异气,而皆适调;六艺异科,而皆同道②。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把《易》《书》《诗》《礼》《乐》《春秋》称作“六经”,这些著作都是儒家传承的主要经典,也是两千年来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淮南子》成书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对于“六经”的评价,并没有受到“独尊”的影响,这些评论应该是比较客观的。六种经典圣人同时采用而加以裁定。

细读淮南子:儒家六艺论,异气同道

故《易》之失也卦,《书》之失也敷,《乐》之失也淫,《诗》之失也辟,《礼》之失也责,《春秋》之失也刺

五行异气,而皆适调;六艺异科,而皆同道。温惠柔良者,《诗》之风也;淳庬敦厚者,《书》之教也;清明条达者,《易》之义也;恭俭尊让者,《礼》之为也;宽裕简易者,《乐》之化也;刺几辩义者,《春秋》之靡也。故《易》之失鬼,《乐》之失淫,《诗》之失愚,《书》之失拘,《礼》之失忮,《春秋》之失訾。六者圣人兼用而财制之

《关雎》兴于鸟,而君子美之,为其雌雄之不乖居也;《鹿鸣》兴于兽,君子大之,取其见食而相呼也;泓之战,军败君获,而《春秋》大之,取其不鼓不成列也 ;宋伯姬坐烧而死,《春秋》大之,取其不逾礼而行也。成功立事,岂足多哉?方指所言,而取一概焉尔

【注释】

①“故《易》”以下六句:本书《诠言训》有“《诗》之失僻,《乐》之失刺,《礼》之失责”三句。下文又有六句,其义相近,疑有衍文。卦:指依靠卦占。《周易·说卦传》:“观变于阴阳而立卦。”敷:铺陈、扩展义。《小尔雅·广诂》:“敷,布也。”辟:邪僻。责:责罚。刺:责难。《诗·大雅·瞻卬》毛亨传:“刺,责也。”②“五行”以下四句:王念孙《读书杂志》:《太平御览·学部》二引作“五行异气而皆和,六艺异科而皆道”。③淳庬(mánɡ):淳朴宽大。庬,《玉篇》:“厚也。”敦厚:诚朴宽厚。④尊让:揖让,谦让。⑤刺几:指责,讽刺。几,通“讥”。靡(mí):《文选·枚乘〈七发〉》吕向注:“美也。”⑥“故《易》”句:许慎注:“《易》以气定吉凶,故鬼也。”“《乐》之”句:许慎注:“乐变之于郑声,淫也。”“《诗》之”句:许慎注:“诗人怒,怒近愚也。”“《书》之”句:许慎注:“《书》有典谟(mó)之制,拘以法也。”“《礼》之”句:许慎注:“《礼》尊尊卑卑,尊不下卑,故忮(zhì)也。”按:忮,《说文》:“很也。”即嫉恨之义。“《春秋》之”句:许慎注:“《春秋》贬绝不避王人,书人之过,相訾(zǐ)也。”按:訾,非议,诋毁。以上数句,当化自《礼记·经解》,亦见《孔子家语·问玉》。⑦财:通“裁”。《广雅·释言》:“裁,制也。”⑧不乖居:居处和谐。《玉篇》:“乖,戾也,背也。”即违背,不协调义。《诗·周南·关雎》序云:“《关雎》,后妃之德也。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德”与“乐”,体现“不乖居”之义。王念孙《读书杂志》:“乖”当为“乘”,字之误也。乘者,匹也,言雌雄有别,不匹居也。《广雅》曰:“双、耦、匹、乘,二也。”《列女传·仁智传》:“夫雎鸠之鸟,犹未尝见其乘居而匹处也。”按:王说似与《诗》“序”不合。⑨《鹿鸣》:《诗·小雅》篇名。为宴会宾客时所作的乐歌。⑩“泓(hónɡ)之战”几句:许慎注:“宋襄公与楚战于泓,楚人败之,襄公获也。”按:泓,古水名,在今河南柘(zhè)城县。前638 年成为霸主的宋襄公与楚战于泓水。楚军强大,襄公自称“仁义之师”,要等待楚军渡河摆列阵势再战,结果自己伤股,军队大败。第二年不治而死。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亦载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并见《史记·宋世家》。获:《广雅·释诂三》:“辱也。”⑪“宋伯姬”三句:许慎注:“伯姬,宋共公夫人。夜失火,待傅母,不至不下堂,而及火死之也。”按:事见《左传·襄公三十年》。亦见《汉书·五行志》《列女传·贞顺传》等。⑫方:《仪礼·聘礼记》郑玄注:“板也。”即版牍。指书籍。指:通“旨”。旨意。一概:一端,一节。

【细读】(www.xing528.com)

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32—92年)在《汉书·艺文志》中,把《易》《书》《诗》《礼》《乐》《春秋》称作“六经”,这些著作都是儒家传承的主要经典,也是两千年来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淮南子》成书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之前,对于“六经”的评价,并没有受到“独尊”的影响,这些评论应该是比较客观的。《淮南子》中说:

因此《易》的丧失旨意,只重卦占;《尚书》失去主旨,只重视铺陈;《乐》失掉旨意,成为淫乱的工具;《诗》失掉主旨,使人走上邪辟之路;《礼》丧失根本,变成互相责罚;《春秋》失掉精髓,被用来进行责难。

五行具有不同的气色而都能适宜协调,六艺具有不同的科目,而都符合大道。温柔仁惠,是《诗》的风格;质朴宽厚,是《书》的教义;清新畅达,是《易》的大义;恭敬谦让,是《礼》的要求;宽容简易,是《乐》的感化主旨;讽刺弊政,辩明要义,是《春秋》的美义。因此《易》义的丧失,注重鬼神;《乐》旨的失去,成为淫乱;《诗》义的丧失,使人愚蠢;《书》旨的失去,使人拘泥;《礼》仪的丧失,使人嫉恨;《春秋》失去大要,使人相互非议。六种经典圣人同时采用而加以裁定。

《关雎》一篇从鸟起兴,而君子赞美它,因为它们雌雄居处和谐;《鹿鸣》一篇从兽起兴,而君子重视它,取用的是它们看见食物便相互打招呼;泓水之战的时候,宋军失败而国君被辱,而《春秋》肯定他,是取用他的不击鼓不摆阵势,希望双方不去开战的仁心;宋伯姬坐不离开席位,活活被烧死,《春秋》赞扬她,取用的是她不越礼仪而随便行动。成就功名,建立事业,哪里需要做更多的事情呢?典籍记载中所说的观点,只是取用其中一个方面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