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然资源开发与规划管理:合理开发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成果

自然资源开发与规划管理:合理开发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成果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改革耕作制度,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我国地域辽阔,充分利用各地的光热水土资源,因地制宜地提高复种指数,是提高现有耕地资源利用的主要途径。据统计,通过提高复种指数,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曾达到22.5亿亩,若在现有复种指数基础上,通过改革耕作制度和培育早熟高产品种等措施,使复种指数再有所提高,则我国的播种面积可再大幅增加。

自然资源开发与规划管理:合理开发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成果

(一)保护和利用好现有耕地资源,严格限制占用耕地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的人口负担已经达到临界点,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因此,必须严格限制非农用地,为此,国家和地方应制定全国和区域耕地利用与保护规划。

(二)改革耕作制度,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

我国地域辽阔,充分利用各地的光热水土资源,因地制宜地提高复种指数,是提高现有耕地资源利用的主要途径。据统计,通过提高复种指数,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曾达到22.5亿亩,若在现有复种指数基础上,通过改革耕作制度和培育早熟高产品种等措施,使复种指数再有所提高,则我国的播种面积可再大幅增加。

(三)增加农业投入,搞好农田基本建设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在我国耕地自然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增加耕地资源经济供给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增加农业投入,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www.xing528.com)

(四)进行科学种田,提高粮食单产

我国粮食平均单产尽管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美国、日本等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些主要粮食作物如玉米大豆小麦等单产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表明通过科学种田提高粮食单产的潜力还很大。为此,一是要根据耕地的地域差异性和自然条件的复杂性,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发挥资源优势,确定种植适合本地区光热水土条件的农作物;二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选育优良高产品种;三是根据耕地的自然特征和作物生长习性进行科学施肥科学田间管理,做到既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又不破坏土壤肥力,使有限的耕地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五)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

由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高产田增产难度较大,投入的回报率较低,而中、低产田增加投入的回报率较高,增长较容易。如能把全国的中低产田提高一个等级;就可以增产粮食1250亿公斤。在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好现有耕地资源的同时,对宜农荒地应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进行开垦,以扩大耕地面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