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然资源开发规划管理:合理配置原则

自然资源开发规划管理:合理配置原则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能节约资源,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资源配置不合理,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以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近年来,节约自然资源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国家在自然资源配置中必须将社会功能置于最优先的地位。因此,在自然资源配置中,根据重点产业对自然资源的要求,重点支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产业和企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自然资源开发规划管理:合理配置原则

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能节约资源,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资源配置不合理,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优化配置自然资源

优化配置资源是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的一般规律,由市场机制通过自动调节对自然资源进行配置,即市场通过实行自由竞争和“理性经济人”的自由选择,由价值规律来自动调节供给和需求双方的资源分布,从而自动地实现对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以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就是运用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投入到具体地区或产业的资源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投入到其他领域资源数量的减少,因此,人们被迫在多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使用方式中,选择较优的方式以达到最高效益。从这个意义讲,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们不断追求实现自然资源优化配置,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历程。由于市场调节的有限性、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供求的总量平衡、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共环境等,必然由国家宏观调控来实现。

(二)集约节约利用自然资源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自然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不仅是中国追求的目标,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努力方向。纵观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历程,都出现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都同样经历过单位GDP能耗上升的阶段。近年来,节约自然资源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德国、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尽可能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www.xing528.com)

(三)保证重点产业对自然资源的需要

在自然资源配置中要优先考虑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人类基于生存对自然资源的最低需求是自然资源社会功能的核心内容,是人权中最低的权利要求内容。国家在自然资源配置中必须将社会功能置于最优先的地位。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才具有最起码的条件和基础。因此,在自然资源配置中,根据重点产业对自然资源的要求,重点支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产业和企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自然资源配置也要考虑生态环境功能,因为生态环境建设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切实保障。考虑生态环境功能的关键是要维持生态环境能够支持国家继续存在和发展的承载能力和限度,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发展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