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象脚鼓制作技艺:制作工艺、音色调整及演奏

象脚鼓制作技艺:制作工艺、音色调整及演奏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乐器作为少数民族同胞生活中重要的器物,在生产、生活等相关场合起到信息传递和文化沟通的作用,特别是在傣族地区流传的各种鼓乐更是起到了通神娱人的特殊功效。2017年8月11日下午,考察团抵达景洪市勐罕镇曼孙满村考察象脚鼓的制作技艺。制作师傅向考察团展示了鼓身、鼓面的制作工艺以及用糯米团进行象脚鼓音色调整的整个过程,最后进行了象脚鼓的演奏。图1、2展示了漆鼓与喂鼓的过程。

象脚鼓制作技艺:制作工艺、音色调整及演奏

乐器作为少数民族同胞生活中重要的器物,在生产、生活等相关场合起到信息传递和文化沟通的作用,特别是在傣族地区流传的各种鼓乐更是起到了通神娱人的特殊功效。来自云南艺术学院的申波教授,近年来在云南鼓乐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同行的一致认可。采风途中,申波教授就云南南传佛教信仰族群的鼓乐分布区域、鼓乐场域的文化内涵、傣族宗教仪式中的音声个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考察团研究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2017年8月11日下午,考察团抵达景洪市勐罕镇曼孙满村考察象脚鼓的制作技艺。制作师傅向考察团展示了鼓身、鼓面的制作工艺以及用糯米团进行象脚鼓音色调整的整个过程,最后进行了象脚鼓的演奏。在对鼓的音色进行调整的过程中,为取得良好的音色,民间艺人用一团事先准备好的糯米粘在鼓皮中央,粘上、取下反复调试,名曰“喂鼓”。寓意鼓是有灵性的,只有它吃饱了,地里的庄稼才会收成好,人们才会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一简单的过程中实则反映出傣族同胞万物有灵的淳朴信仰和人神共生的哲学情思。图1、2展示了漆鼓与喂鼓的过程。

图1 漆鼓

(www.xing528.com)

图2 喂鼓

考察现场,各位专家先后对鼓的形制、演奏方法、适用场合、用乐禁忌等展开深度访谈,并一一做了详细记录。来自浙江音乐学院的孟凡玉教授更是“现身说法”,在把握住鼓乐的特殊规律之后与民间艺人进行了合奏,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同时,在现场制作与演奏的过程中,不时有各方游客驻足观看,人们不断惊叹制鼓师傅的技艺之高和对传统文化的那份虔诚,于是纷纷挑选心爱的象脚鼓带回家去研习或作为工艺品装点家居,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这看似简单的商品交易显示出传统技艺在当代生活中的传承、传播与文化变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