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湖地区位于武汉市辖黄陂县东南部和新洲县西南部两县交界的沿江地带,包括两县所辖湖区在内的整个武湖农业开发区,国土面积为63.47万亩,人口为13.97万人。
武湖地处江汉盆地花园凹陷之东缘,属华中地缘区的组成部分。湖区大部分为第四系河湖相沉积物所覆盖。湖区地势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其北部地形为剥蚀堆积的垄岗地貌,地面高程35~45m。岗地与坳沟为不规则相间发育,使地形呈波状,岗顶与沟底相对高差5~15m,坳沟宽100~200m。位于武湖之北的蔡家咀、石头咀、瓜园咀、宋家咀、金咀、大咀一带,地面高程25~30m,系上更新统(Q3)地层构成的岗地,属长江二级阶地,其前缘部分与长江一级阶地呈缓坡过渡,而武湖与长江河床之间的河湖相冲积平原即为长江一级阶地,地面高程19~22m。但武湖农场总场与熟地、胡墩等地之间,地面高程可达24~25m,这是长江冲积物构成的滨河床砂坝。这表明,武湖的形成是长江河床向右移动,滨河床砂坝对洼地积水产生壅塞作用的结果。武湖湖底平均高程17m,最低点烂泥洲海拔仅16.5m。
位于新洲县境内的湖区东缘系高岗状平原,分布于阳逻、施岗至仓埠一带,基底为白垩—下第三系泥质粉砂岩等,其上部是下更新统(Q1)冲积相砂砾层,地面高程40~70m。
武湖地区水资源丰富,它属于北湖(即武湖)水系[1]。北湖是本区最大湖泊,水面2.5万亩(当水位22m时,水面约3.3万亩),正常蓄水位18.5m、平均水深不到2m,有吴家寺河等5条小河注入其中,流程共72.9km、流域面积199.5km2。整个北湖水系的承雨面积564km2,黄陂境内占406.6km2,按多年平均径流深480mm计算,年径流量达2.7×108m3,汇入本区常引起洪涝灾害。而北湖不仅对武湖地区的蓄洪,而且在灌溉、养殖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www.xing528.com)
武湖地区在围垦前,滠水分两支贯穿其间,东支河从陈月岗经拱背桥、过牛埠、介埠、香炉山入长江,全长40km;西支河从西向东横贯湖区中心注入长江。围垦后,湖区东南西三面分别为长河、长江、滠水所环抱,昔日境内那种河港湖汊纵横交错、湖内有湖的情景已不存在。除北湖留下蓄洪外,大片湖滩均开垦为农田。目前湖区仅留汤湖、胜家海、朱家湖等少量港汊湖泊。据统计,本湖区在黄陂境内水域面积为84.087亩,在新洲境内水域面积为45,266亩,总共为129,353亩。
武湖地区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据埋藏条件不同可分为孔隙潜水与孔隙承压水。孔隙潜水分布于长江一级阶地前缘,阶地组成物质为冲积相砂砾层,地下水位埋深1~3m,主要由河流侧渗补给和大气降水补给,单井涌水量达100~500t/d。本区孔隙承压水分布于武湖农场一级阶地,其顶板埋深为7.5~9.0m。含水层厚度6.4~14.0m,富水程度属水量中等,单井涌水量500~1000t/d,主要接受长江的侧渗补给及相邻含水层的径流补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