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联网结构框架: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

物联网结构框架: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物联网的结构体系框架如图12-11所示,其中涵盖了许多功能模块及主要部件。目前,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技术已较成熟,基本能满足物联网数据传输的需要。

物联网结构框架: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

物联网的结构体系框架如图12-11所示,其中涵盖了许多功能模块及主要部件。它大致由物理世界感知、自组织和分布式智能处理,以及泛在接入、计算平台所组成。若更抽象,物联网可归纳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公共支持平台三大部分的集成。

978-7-111-43162-6-Chapter12-11.jpg

图12-11 物联网的结构体系框架

1.感知层

感知层由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包括各种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等物理感知终端。感知层的作用相当于人的眼、耳、鼻、喉与皮肤等神经末梢,它是物联网获得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其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数据采集与感知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事件和数据,包括各类物理量、标识、音频、视频数据等。传感器网络组网和协同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传感器、RFID等数据采集技术所获取数据的短距离传输、自组织组网以及多个传感器对数据进行协同信息处理的过程。

2.网络层

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互联网、有线与无线通信网及网管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网络层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各种信息。(www.xing528.com)

网络层实现更广泛的互联功能,把感知到的各种信息无障碍、高可靠、高安全地进行传输。目前,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技术已较成熟,基本能满足物联网数据传输的需要。

网络层运用安全技术、网管与QoS,使数据计算、信息传输获得安全、可靠的服务质量。

3.应用层

建立物联网最终目的是为实现各种应用,而应用层是物联网与用户的接口。该层主要包含应用支撑平台子层及应用服务子层。其中应用支撑平台子层用于支撑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间的信息协同、共享、互通功能,应用服务子层包括与行业需求的结合。物联网的行业特性主要体现在各个应用领域,如绿色农业、工业监控、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智能交通、远程医疗环境监测军事领域和智能家居等。

4.公共支撑体系

公共技术并不属物联网技术的特定层面,但与技术架构的三层次有密切关系。公共技术包含物理世界感知,自组织和分布式智能处理,泛在接入和计算平台。从物理世界感知到云计算,产生的单元数据量从KB达到PB,处理能力需求从MIPS到109MIP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