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学合成药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及工业企业防火

化学合成药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及工业企业防火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化学合成药生产中经常大量使用多种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物品,且许多化学反应本身就具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再加上合成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易自燃,生成的中间体、副产品大多也易燃,因此化学合成药生产过程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很大。乙醚、二丁醚、四氢呋喃、异丙醇等溶剂久置空气中或反复回收套用后易产生易燃易爆的过氧化物,加大火灾爆炸危险性。包装材质选用不当,与物料发生作用,会产生热量或腐蚀等异常情况,增加火灾危险。

化学合成药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及工业企业防火

化学合成药生产中经常大量使用多种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物品,且许多化学反应本身就具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再加上合成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如活性镍、钯炭、金属锂等)易自燃,生成的中间体、副产品大多也易燃,因此化学合成药生产过程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很大。

现按其工艺过程分述如下。

(一)备料

备料中涉及的原材料(中间体)大多为易燃及自燃(如常用催化剂:雷尼镍、钯炭、金属锂等)、易爆、剧毒、腐蚀、具强氧化性、遇水燃烧、化学性质相抵触的危险化学品等,且数量较大,若处置不当,极易引发火灾爆炸,危险性很大。

(二)投料

投料前未核对拟投物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或未按安全操作法规定的投料顺序投料,使物料误投错投,会造成化学反应异常,引发火灾爆炸;反应物料中有忌水的品种,投料时若反应罐(釜)内有残留水分,除会影响合成反应过程外,当加入遇水自燃物料时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开启铁桶包装的易燃物料时,未使用专用不发火工具,易引发着火燃烧;投料过程中由于压力、流速等参数影响易产生静电危害;物料输送过程中易发生易燃液体泄漏,增大爆炸危险;粉末或小颗粒物料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三)合成

1.加热

加热时,若温度升高过快或超出反应温度上限,会导致反应速度过快,反应罐内压力升高,引发突沸或冲料,形成大量爆炸性混合物。

2.加压

加压反应时若反应罐内压力过高,易发生跑、冒、滴、漏或冲料,外泄物料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火灾爆炸危险性极大。同时,高速喷射还易产生静电危害。

3.回流

回流液容器中易燃物料充装过满时,易发生泄漏或冲料,形成大量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易发生爆炸。

4.蒸馏

(1)常压蒸馏易燃液体或其他易燃物料时,因系统内充满了易燃物料的蒸气,一旦冷凝器冷却效果差或发生泄漏时,易燃物料蒸气易大量溢出,形成燃爆条件。

(2)减压蒸馏时,系统内含氧量较低,比较安全,但须配有强力高效的冷凝设施,否则易燃液体蒸气被大量抽入真空泵,真空泵润滑油被稀释,润滑效果降低,易产生高热,有着火燃烧危险。同时,易燃易爆的蒸气大量排入空气中,容易使环境中的易燃蒸气体积分数达到爆炸极限而发生危险。

(3)蒸馏结束阶段的温度控制失当,温度过高,会引发残留物自燃。

5.冷却

(1)制药工业中常用低温盐水作冷却剂,而冷盐水对铁的腐蚀性很大,易使反应罐夹层或盘管腐蚀穿孔,导致冷却水漏入反应罐内,若反应罐内有金属钠、金属锂、氢化钠等遇水燃烧的危险物品时,极易着火燃烧,甚至爆炸。

(2)低温下易凝固的物料,冷却时因降温过快,物料冷却过度而固化,卡住搅拌器,易造成电动机过载发热起火。

6.负压

(1)负压转移物料时易燃蒸气或粉尘抽入真空泵,在恢复常压时空气大量进入,若泵体过热易引起氧化着火燃烧。

(2)真空系统(设备)内漏入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加大火灾爆炸危险。

(3)若设备本体强度不足,抽料中被抽瘪变形破裂,易燃物料大量泄出,会引发意外着火。

7.酸化或碱化

用酸、碱调节料液酸碱度时,有些物质遇酸会发生反应,使反应异常,增大火灾危险性。(www.xing528.com)

8.光照

(1)光照装置不防爆或散热不良、温升过高,会引发火灾。

(2)易燃易爆物料与高温光源接触易产生燃烧或爆炸。

9.搅拌

(1)搅拌速度过快,物料与罐壁及搅拌器之间易产生静电。当罐壁或搅拌器是绝缘体(如搪玻璃),或设备及管线接地不良时,存在产生静电危害的危险。

(2)因搅拌中途意外停止时,反应罐内物料不能充分混匀,反应不充分而积聚分层,当再次恢复搅拌时,易使物料迅速混合,反应剧烈造成冲料,引起火灾爆炸。

10.催化

为了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度,往往使用催化剂。催化剂化学性质大多十分活泼,保存条件稍有变化,极易发生自燃着火。

11.溶解

(1)使用乙醇甲醇醋酸乙酯、丙酮乙醚、二丁醚、异丙醇等易燃物料作溶剂时,若温度过高冲料或溶解罐渗漏,易引发火灾爆炸。

(2)乙醚、二丁醚、四氢呋喃、异丙醇等溶剂久置空气中或反复回收套用后易产生易燃易爆的过氧化物,加大火灾爆炸危险性。

(四)出料

易燃易爆物料加压出料时因压力过高、流速过快引起料液喷射产生静电危害,引发火灾爆炸。机械传动出料过程中易燃易爆物料因受摩擦、挤压,易引发着火燃烧。

(五)分离

将药用成分(中间体或成品)从反应结束后的料液中提取出来时,如存在大量易燃液体和蒸气,处置不当,易引发着火燃烧。

1.过滤

过滤过程主要采取甩滤、压滤、抽滤三种过滤方式。甩滤过程中往往有大量可燃蒸气挥发溢出,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引发爆炸;压滤过程中压缩空气与易燃液体混合,一旦泄漏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负压抽滤本身比压滤安全,但负压下溶剂易大量挥发,溶剂蒸气大量进入真空泵,会破坏活塞与气缸间润滑油的润滑作用,产生高热。抽滤系统漏入空气,与易燃液体混合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萃取

溶剂萃取时萃取罐及其系统密封不良,容易造成易燃溶剂外逸有火灾爆炸危险。溶剂回收过程中从过滤、萃取和精制等工序产生的乙醇、甲醇、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乙醚等废溶剂,经预处理、蒸馏、提纯重复套用时,容易产生过氧化物,火灾爆炸危险极大。

(六)精制

精制罐及其系统密闭不良,易燃溶剂渗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火灾爆炸危险。

(七)干燥

干燥方法和设备选型不当,干燥温度因失控而过高,易引发干燥物料分解、炭化或着火燃烧。

(八)中间体或成品包装

性质不稳定的中间体或成品存放过久易发生分解、发热、自燃,引发火灾。包装材质选用不当,与物料发生作用,会产生热量或腐蚀等异常情况,增加火灾危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