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寻访老建筑,发现左步村的穷境

寻访老建筑,发现左步村的穷境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没什么比一瓶冰冻的可乐更能消解暑热了。我和友人瘫坐在矮凳上,变换着姿势,让身体尽量舒展,同时忙不迭地擦走额头和颈脖上的汗水。对于外来访客,左步村人并不陌生。然而村口小卖部老板和他的老顾客打量着我们,然后说:“来左步有什么好玩的吗?”“就过来随便逛逛。这里有什么值得看看的地方吗?”我们的回答有种正中他们下怀的感觉。“左步有什么?没什么!就只有穷,除了穷就没什么了,还有什么吗?”

寻访老建筑,发现左步村的穷境

没什么比一瓶冰冻的可乐更能消解暑热了。我和友人瘫坐在矮凳上,变换着姿势,让身体尽量舒展,同时忙不迭地擦走额头和颈脖上的汗水。

对于外来访客,左步村人并不陌生。然而村口小卖部老板和他的老顾客打量着我们,然后说:“来左步有什么好玩的吗?”这本应是我们的开首语,出自他们之口,让我俩顿时乱了阵脚。

“就过来随便逛逛。这里有什么值得看看的地方吗?”

“哈哈!”我们的回答有种正中他们下怀的感觉。“左步有什么?没什么!就只有穷,除了穷就没什么了,还有什么吗?”老顾客问小卖部老板。

“没什么了,又穷又偏僻,破田,老人,还有些破房

中兴里闸门位于中兴里巷,建于清朝,呈“山”字形,阴刻楷书“中兴里”

“那我们就去看看那些破房子吧。”

是什么让这个偏僻的村庄闻名遐迩呢?左步村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是欧、孙、阮三大姓氏的聚居地。作为中山有名的“名人村”,左步村可谓名人辈出,这里是影星阮玲玉、漫画家方成、革命家欧初的家乡,还是国父孙中山的祖居地。这深厚的文化底蕴,足以吸引前来拜谒的后人。

村口繁盛的树荫下正上演着古村的日常节目。树旁的欧氏大宗祠则没有这般写意,脱离了树荫的庇护,只能坦然地接受衰老的事实。祠堂为典型的清代建筑,坐东向西,分左右两路,左路为三间两进,右路为两间两进。青砖墙,麻石基台,硬山顶,博古屋脊,面容灰朴,镏金的檐板与藏青色瓦当及滴水瓦也挽救不了它的凄清。

门廊前四根石檐柱饰有样式简单的雀替与托脚。檐墙及山墙上画有山水、花鸟与诗词,颜色仍旧鲜艳。门楣上阴刻“欧氏大宗祠”的木匾,沉实古雅,据说是革命家欧初所题,与门框两边蝠鼠挂件装饰的对联相辅相成。深色大门上的两门神画像笔触细腻,色彩艳丽,颇有威严。祠堂前广场的两侧各有一个花岗岩构筑的举人旗杆夹,足见历史之悠久。在许多年前,祠堂就被作为中山县别动大队、滨海区政务委员会活动地点;2007年,经中共中山市委核定,成为革命遗址和党史教育基地。(www.xing528.com)

欧氏大宗祠前有两座举人旗杆夹,是为古人中举,家族祠堂前挂旗帜所用,上刻中举人姓名、名次等

孙家下村一巷的绣延孙公祠破败的景象,让见者惋惜。莽莽荒草后面是岁月残忍的杰作,剥夺了它的窗门、颜色与香火。它正缓缓逝去。博古屋脊的龙纹雕饰已经发青发黑,了无生气。墀头上的花鸟灰塑仍精致生动,可惜像遭遇过火烧一样,面容黧黑,仿佛连最轻微的触碰都会使之瞬间瓦解。檐板与檐下托脚没有任何颜色,但繁复的图案精细叫绝。檐尖的两只狮子样望兽更是威武神气,虽缺损而露出了铁钉,威严丝毫不减,凝望着村旁那片初犁的水田。

中兴里巷巷口的中兴里闸门建于清朝,坐东北向西南,呈“山”字形;闸门与两边的围墙相接,皆为青砖垒砌,石灰粉刷,顶部砌红砖,均呈富有层次的台阶状;花岗岩门框为1964年重砌;门洞上方的花岗岩石匾阴刻楷书“中兴里”三字,为湖绿色彩,与红砖相衬。据说1912年,孙中山先生回左步祭祖,曾经过此闸门。

双壮孙公祠,位于南熏里巷18号,建于清同治年间,是孙中山先生家族旁系先祖的祠堂,声名显赫。1912年,孙中山先生回乡祭祖,祠堂内还存放着当年的照片。祠堂坐东向西,三间两进,硬山顶、博古脊、青砖墙、花岗岩基台、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屋脊与墀头浮雕灰塑十分精美,那抹淡淡的蓝色犹在。1993年,村中孙氏另择地方修建新的孙氏大宗祠,并在祠堂前修建了“孙文谒祖门”,以纪念孙中山先生谒祖之事和表达对他的尊敬与缅怀。

孙氏大宗祠前的孙文谒祖门记录了孙中山先生回乡谒祖之事

就在孙文谒祖门旁边,阮家一巷18号的阮氏大宗祠则是一派闲散与低调。阮氏大宗祠建于清朝,坐北向南,三间两进,两进间夹一天井,天井两旁有雨廊,硬山顶、青砖墙、少有装饰的博古脊,以及长满青苔的素瓦檐顶。檐墙上方的人物壁画颜色明快,刻画精细。

阮玲玉的故居就在祠堂旁边,如今只剩下一口古井供人凭吊。对于熟知的乡土,左步村人已经感觉不到新奇。对的,在他们眼中,这里或许只有些旧房子、几亩水田,以及缓慢得近乎停滞的时间,但最深层的热爱,不是热烈,而是醇厚。那么多年来,他们酝酿出来了。

南朗镇左步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