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与缅甸边界谈判起因

中国与缅甸边界谈判起因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中期后,中缅关系发生重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英国势力进入缅甸。光绪十一年,英国发动第三次英缅战争,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英国宣布并吞上缅甸,并由英国驻印度总督任命官员进行统治,缅甸至此完全由英国掌控。到了光绪十二年六月,才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庆亲王奕劻与英国驻京公使欧格纳签订《中英缅甸条款》,其中第三款规定中缅边界由两国派员会同勘定,此即后来清廷与英国对滇缅边界勘界之缘由。

中国与缅甸边界谈判起因

清代中期后,中缅关系发生重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英国势力进入缅甸。英国在18世纪掌控印度,而缅甸在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派兵进入印度阿萨密,并要求英国将阿拉干地区交给缅甸,遭英国严拒,两国关系紧张,英缅冲突已无法避免。道光六年(1824年)英国派兵进攻缅甸,此为第一次英缅战争,缅军节节败退,仰光被英军攻陷,缅王求和与英国签订和约,缅甸赔款割地给予英国。

道光年间,缅王孟既之弟孟坑力主排英,又因商务问题引起纠葛,英国在咸丰二年(1852年)发动第二次英缅战争,缅军再败,缅甸朝廷内讧,当时缅王白甘被废,其弟孟顿自立为王。同治元年(1862年),孟顿与英国签订和约,将下缅甸(北纬19度30分以南之地)让与英国。光绪四年(1878年),缅王孟顿卒,缅甸朝廷内争再起,又拟结交法国抗英,加上英商在孟买所设林木公司发生纠纷,缅甸政府令其停业并罚款,让英国甚觉不快,决意灭缅。光绪十一年(1885年),英国发动第三次英缅战争,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英国宣布并吞上缅甸,并由英国驻印度总督任命官员进行统治,缅甸至此完全由英国掌控。

当英军攻占上缅甸之时,中法越南之役(即中法战争)尚未完全结束,缅甸为清廷藩属,清廷当应负起兴灭继绝之责,但因与法战事未了,清廷也不愿为缅甸事与英国再起衅端,所以即电请驻英使臣曾纪泽与英国外相交涉缅甸事。曾纪泽向英国声明缅甸是大清国之藩属,并提交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所赐缅王金印样式给英国外相阅看,以为证明缅甸乃属邦之凭据。[2]经曾纪泽力争,英外相应允另立缅王,缅甸照旧朝贡中国,缅甸政务由英国代管,英国与清廷商议界务及商务问题。另外英国也答应划潞江(即萨尔温江)以东之地给予中国,清廷可在八募(莫)地方设立商埠。原本曾纪泽拟就上述相关协商条件,与英国定议,但因英国内阁总辞,交涉宣告停顿。(www.xing528.com)

英国新内阁上任后,曾纪泽再与英国外交部交涉,新任外相却大翻前议,允让之地及设商埠之事均不承认,而且议定由新任缅王遣使朝贡之议,改由“缅督与云(云南)督互送礼,或清帝与英后十年遣使互送礼”。清廷对此表示无法接受,命曾纪泽续与英方商议,并称“中华所重,在不灭人国,贡与不贡无足轻重”。其实英国灭缅甸,其主要目的是要扩展商务,吸纳缅甸资源,并伺机将势力拓展至云南。但清廷却晓以春秋大义,责其义始利终,英国人却无法理解,犹如凿柄不入也。

从光绪十一年(1885年)起至光绪十二年(1886年)二月,曾纪泽与英国外交部先后会商十次,英国始允诺三项事:第一,每十年由缅督卖员进呈前缅王应贡之物;第二,潞江以东之地让与中国,南掌及掸人之地亦归中国管理;第三,中国船只得航行大金沙江直通于海。但清廷认为英国未允再立缅王,有违兴灭继绝、字小存祀之义,所商分界各节关系重大,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三月即召回曾纪泽,清廷称要与曾纪泽详商后再行定议。而曾纪泽只与英国外交部对于缅甸协议,仅互签节略存卷而已。笔者查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文件——缅甸文件》,载录曾纪泽向清廷奏报他与英国外相交涉会谈记录几近百页之多,商议内容甚为详细,可谓尽心尽力。[3]但因清廷急着将曾纪泽召回,所以曾纪泽未能和英国外相签订条约。到了光绪十二年(1886年)六月,才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庆亲王奕劻与英国驻京公使欧格纳(Nicholas Roderich O'Conor)签订《中英缅甸条款》(此条约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中第三款规定中缅边界由两国派员会同勘定,此即后来清廷与英国对滇缅边界勘界之缘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