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紧急避险起因的认定与优化策略

紧急避险起因的认定与优化策略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适用中需要注意:他人的合法行为不能视为对法益的危险,不能为了避免他人的合法行为进行紧急避险。例如,警察抓捕小偷,小偷不能为了躲避警察抓捕而实施紧急避险,例如夺过第三人的摩托车骑走,或闯入第三人的住宅。警察面临自己职责范围内的犯罪时,不能进行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起因的认定与优化策略

起因条件是必须存在现实危险(现实性)。1.危险,此处的危险,是指本人、他人或国家的法益遭受损害的威胁。危险的来源有:(1)自然灾害;(2)野生动物袭击;(3)他人的侵害。适用中需要注意:他人的合法行为不能视为对法益的危险,不能为了避免他人的合法行为进行紧急避险。例如,警察抓捕小偷,小偷不能为了躲避警察抓捕而实施紧急避险,例如夺过第三人的摩托车骑走,或闯入第三人的住宅。2.假想避险,如果事实上不存在危险,行为人误以为存在危险,进行避险行为,属于假想避险。与假想防卫的处理办法相同,假想避险,如果存在过失,就是过失犯罪;如果没有过失,就是意外事件。3.特殊群体,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在面临自己职务、业务带来的危险时,不能进行紧急避险。例如,消防队员面对火灾不能进行紧急避险。警察面临自己职责范围内的犯罪时,不能进行紧急避险。实践中,在危险源上,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分:正当防卫是对不法侵害的防卫,即“正对不正”,紧急避险是为了避免危险,合法权益对合法权益的侵害,即“正对正”。

综上,危险源不同,所在实践中的判断也不尽相同:危险源是自然灾害或者是野生动物袭击,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为自救而损害第三人,判断为(攻击型)紧急避险,如果反击危险源,判断为(防御型)紧急避险;危险源如果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采取的应对措施为自救而损害第三人,判断为(攻击型)紧急避险,如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反击危险源,判断为正当防卫或者是(防御型)紧急避险。(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