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故宫《古木寒鸦图》:恽寿平山水名作

北京故宫《古木寒鸦图》:恽寿平山水名作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恽寿平的《山水花鸟册》共有十开,《古木寒鸦图》是其中的一幅,纸本设色,纵27.3厘米,横39厘米,作于清康熙十四年,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深秋季节,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落,一些习以为常的情景,古树、枯藤、莎草、云墙和寒鸦,在南田的处理下,却有独特的意味。恽寿平《山水花鸟册》之一《古木寒鸦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 27.3cm×39cm落日村头,寒鸦声里,晚霞渐去,寒风又起。南田的《古木寒鸦图》深染这无可奈何的叹息。

北京故宫《古木寒鸦图》:恽寿平山水名作

恽寿平的《山水花鸟册》共有十开,《古木寒鸦图》是其中的一幅,纸本设色,纵27.3厘米,横39厘米,作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为仿五代画家巨然的作品,巨然的原作未见,此图倒是体现出典型的南田风格。深秋季节,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落,一些习以为常的情景,古树、枯藤、莎草、云墙和寒鸦,在南田的处理下,却有独特的意味。左边南田题一诗:“乌鹊将栖处,村烟欲上时。寒声何地起,风在最高枝。”

恽寿平《山水花鸟册》之一《古木寒鸦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 27.3cm×39cm

落日村头,寒鸦声里,晚霞渐去,寒风又起。地下,弱草披靡;树上,枯枝随风摇曳。画中的一切似都在寒风中摇荡,古木枯枝也没有一般所见的直立僵硬、森然搏人的样态,在画家柔和的笔触下,树干蜿蜒如神蛇,树枝披拂有柳意,再加上盘旋的藤蔓﹑若隐若现的云墙篱落﹑树下曲曲的小路﹑逶迤的皋地﹑远处飘渺的暮烟,曲曲的景致,似是曼妙的轻舞,又像是哀婉的衷曲。此画有一种神秘气息。对光影的处理,尤其细腻。(www.xing528.com)

这幅画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那一群暮鸦。晚来疾风,在晚霞中,一群远翥的鸟归来了。虽然风很急,天渐冷,虽然是枯木老树,但远飞的鸟毕竟回到了自己的家。

日将落未落,鸦将栖未栖,南田这幅画在着意强调这种感觉。正所谓“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有一种不可言传的美。将栖,怀抱一种回归的欲望;未栖,却有性灵的辗转和逡巡。虽有可栖之枝,但大树迎风呼号,枝条披靡,并没有稳定的居处。画中似乎在强化这样的思想:人生哪里有个回归处?天底下哪里有永远安宁的港湾?南田说:“无可奈何之处,最宜着想。”南田的《古木寒鸦图》深染这无可奈何的叹息。所谓欲得何曾得,欲归何曾归,栖而未栖,归而未归,只是暂行暂寄而已。

漂泊几乎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宿命,回归是人类永恒的呼唤。“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这样的“乡关之恋”几乎在每一个人心灵中荡漾过。即使是生活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人类的家园意识还是一样强固。人在旅途中,就注定要回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