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返朴归真:老子道经中的审美观

返朴归真:老子道经中的审美观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大成若缺”或“大巧若拙”,其实就是一种不刻意追求美的外表的完美无缺,重在保持原始天然状态之美,即自然本色的质朴美乃至缺陷美的审美观。老子的“大巧若拙”的审美观还以“见素抱朴”为核心,力戒浮辞华章,矫饰虚夸,以文害质。

返朴归真:老子道经中的审美观

美的超功利即无功利性思想出发,老子一方面旗帜鲜明的反对乱人心智情性的浮华奢靡的美色、美味和美乐,一方面极之赞扬寰宇世间所有外表朴实无华,却内秀质优的质朴美。这也就是他推崇质朴存真的恒道美的审美观

老子有一句名言,即“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赢若绌,大辩若讷”[45]。它具有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充满了一个古代大哲学家的睿智卓识。其大意可理解为:任何伟大的成就表面上看起来总是有缺陷的,但它的功用不会因此而有严重弊端;极完满充实的事物看起来也像是空虚冲淡的,但它的功用却是不可穷尽的。极正直者看起来就像弯曲的一样,极灵巧美观者看起来就像笨拙粗陋的一样,极富余者看起来就像不足的一样,极善辩者看起来就像迟钝木讷的一样。

从审美观的角度看,老子在这里所阐明的正是关于美好事物即审美对象“大成若缺”、“大巧若拙”的美学思想。这也是他的恒道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大成若缺”或“大巧若拙”,其实就是一种不刻意追求美的外表的完美无缺,重在保持原始天然状态之美,即自然本色的质朴美乃至缺陷美的审美观。老子认为,这种“大成若缺”或“大巧若拙”之状才最符合美的本质,因而也就是最契合道的。这与后来的西方美学家、艺术家关于缺陷美、病态美比虚饰美更具备真实美的论述有着某种相通之处

而老子的“大巧若拙”的审美观,经庄子关于“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山木》),“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和“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之为天乐”(《天道》),以及“至乐无乐”(《至乐》)的进一步发挥后,还被中国的美学界和艺术界引申为一种在艺术美的追求中不刻意求工,不过多雕琢修饰的反朴归真的创作方法,它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为至美,善于藏巧于拙,不露声色,不着痕迹(即老子所谓的“善行者无辙迹”[27]),浑然天成,保持美的古拙本色及自然原貌,达到顺天应人、体情达意的最高艺术境界。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说中的冲淡、高古、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疏野、清奇、飘逸、旷达、流动等均略近之,得其深韵⑪,这是一种看似无技巧的技巧,能在似不经意的点染间描画出人间至美,这正是老子和道家自然美学思想的精髓所在。

老子的“大巧若拙”的审美观还以“见素抱朴”为核心,力戒浮辞华章,矫饰虚夸,以文害质。他曾明确指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68]。从审美角度来理解这句话,那就是:真实可信的言词外表并不显得华丽动听,而外表华丽动听的漂亮言论往往是不可信的。真知者外表并不显得博学多才,表面博学多才的并非真知者。完善美好者不会贪多求全,贪多求全者不可能完善美好。这是很有见地的。天下事,“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庄子《外物》),形式是从属于内容的;所谓“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23],其说的正是所有审美艺术都贵在少而精和以质胜文的深刻道理。

老子对质朴美的推重,归根结底,来源于他对所谓“朴”的深刻理解。他认为:“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32]”,又说:“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28]。可见,他实际上是把“朴”作为“道”的代名词,作为万物归宗的“道”的表现形式和美的根源的,这就将“朴”,也包括质朴美的美学意义提高到了极高境界。

在老子看来,万物之美皆源于“朴”,也皆不如“朴”之美。这正是他坚决反对所有实质上有害身心有违恒道的“五色”、“五味”、“五音”的华丽浮美的坚实的美学理论根据。同时,这也是他对有益身心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67]的自然无为的审美活动——包括饮食美、服饰美、建筑美的充分肯定。

综而观之,老子的哲学体系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美学思想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包含了玄德观、形意观、美丑观、虚实观、言意观,

和形神观等中国古典审美观,言简意丰,发人深思,本文的论述仅涉及了其中的主要方面。正如有关美学辞书所指出,老子提出的关于道、气、象、虚、实、味、妙、虚静、玄览、自然等范畴,对中国古典美学体系和特点的形成,是有着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的,“老子作为道家美学的开创者、奠基者,影响着庄子及其后学对道家美学的丰富、发展,并最终形成中国美学史上与儒家美学潮流相并列的道家美学传统。”⑫

【注释】

①老子.“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缗之而弗得,名之曰夷”。本文中引用的老子原文参照通行本,均以[]号表示章名。

②庄子.知北游.张清华主编.道经精华[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133.

③庄子.田方子.张清华主编.道经精华[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133.

④⑫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美学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4):878,(12):258.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倒序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675.

⑥罗尚贤.老子的大和哲学[J].广东社会科学.1996(3):31.

⑦张智彦.老子与中国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7.(www.xing528.com)

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著.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

⑨徐林祥等.中国美育史导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49,56.

⑨柯可.曹禺戏剧人物的美学意义[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9.28.

⑪司空图、袁枚.诗品集解.续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42.

至 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2]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12]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20]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

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31]

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格止。[35]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40]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赢如绌,大辩如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45]

塞其兑,闭其门,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56]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62]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67]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6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