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社会成为东郊工厂的时尚文化

小社会成为东郊工厂的时尚文化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社会”成了一种具有独特时代气息的模式,这种模式甚至影响到一些地处东郊、实力雄厚的地方国营工厂,它们也不甘落后,纷纷效仿。无形之中,“小社会”成了老东郊的一种时尚,一种让老东郊人沉醉的文化风景线。那时候,老东郊的每一个大厂都是相对封闭的“小社会”,企业办社会,企业包干了职工的一切,甚至包干了职工子女的工作。这就是“小社会”完整的子弟学校现象。

小社会成为东郊工厂的时尚文化

东郊的每一个国防军工大厂都是一个“小社会”,有自己的生活模式,经济效益在当时也较好。

就拿420厂来说吧,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该厂二级工的工资每月是三十九块,而外面的二级工则只有三十五至三十六块。厂里的福利待遇特别好,即使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420厂照样给每个职工分梨子、带鱼土豆、烤火的焦炭等。那都是利用原来的母厂11厂的特殊关系,从经济相对繁荣的东北那边搞来的,然后再利用直通厂里的火车专用线,用一车一车的火车拉回厂里的。职工们拿着牛皮纸、废报纸去分食品,每个人分上五斤土豆、三斤带鱼,这在一个月只能供应一斤猪肉、四两菜油的年代,是多大的实惠啊!但这种生活方式也有弊端,厂里很少和市里来往,所以当改革开放的大潮涌来时,厂里的职工往往会张皇失措。

“小社会”成了一种具有独特时代气息的模式,这种模式甚至影响到一些地处东郊、实力雄厚的地方国营工厂,它们也不甘落后,纷纷效仿。无形之中,“小社会”成了老东郊的一种时尚,一种让老东郊人沉醉的文化风景线。(www.xing528.com)

那时候,老东郊的每一个大厂都是相对封闭的“小社会”,企业办社会,企业包干了职工的一切,甚至包干了职工子女的工作。

不仅如此,职工的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可以进厂里的婴儿室,上幼儿园,上小学、中学,到上中专甚至上大学,都可以不出厂门,大学的文凭也是部里颁发的。这就是“小社会”完整的子弟学校现象。当然,1977年恢复高考后,厂办大学的美好时光也就宣告终结了。那时候,生了病,有本厂的卫生所;要购物,有本厂服务公司办的商店;要娱乐,有本厂办的俱乐部和文工团,有坝坝电影;喜欢体育的,还有本厂办的篮球队、足球队。东郊人自嘲说:除了没有火葬场、殡仪馆,“小社会”啥子都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