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道政策的基础及其对民众的影响

王道政策的基础及其对民众的影响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以推行王道平治天下为己任,在周游列国与各国君主谈论王道理想时,总是不忘“仁政”惠民的问题。“仁政”是孟子所设想的实现王道蓝图的政治纲领,其惠民立场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其一,省刑薄敛。其二,制民之产。在做到“黎民不饥不寒”的基础上,孟子所设想的惠民之政还包含积极推行人伦教化的内容。等到人人成为以孝悌为本的尧舜时,便是王道主义圆满实现之日。

王道政策的基础及其对民众的影响

孟子以推行王道平治天下为己任,在周游列国与各国君主谈论王道理想时,总是不忘“仁政”惠民的问题。“仁政”是孟子所设想的实现王道蓝图的政治纲领,其惠民立场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省刑薄敛。孟子指出,要“一天下”就必须得民心,而得民心之道在于省刑罚,薄税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孟子说:“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孟子·公孙丑上》)在市场储藏货物而不征税,对积压的货物,如果滞销,则依法加以收购;对于关卡,只加以稽查而不征税;对于耕田的人只要助耕公田,不另征税;对于一般的集镇居民,不收额外的劳役钱和地税,这样便可以减轻百姓的负担,提高他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积极性。百姓一旦安居乐业,民心便会归顺,邻国之民也就会来投奔。因此,孟子认为,如能推行上述惠民政策,“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公孙丑上》)。

其二,制民之产。孟子认为,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恒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只有“士”才能做到。至于一般的人,如果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便不会有恒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这样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再去加以惩罚,这就等于陷害。为了使老百姓具有恒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执政的君主就应当给民分配一定的产业,使其有固定的收入,此种举措即“制民之产”。孟子说:“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制民之产”的具体做法是,依照古代井田制把每平方里的土地按照“井”字形平均分为九块,每块百亩。中心一块为公田,周围八块为私田。这种用共耕公田代替赋税的劳役制,大概就是周文王治岐时“耕者九一”的助法。这种分田制禄的制度使老百姓有了固定的产业和收入,为其安居乐业提供了物质保证。(www.xing528.com)

其三,使民以时。在制民之产的基础上,孟子主张不违农时,适时发展经济,使百姓过上不饥不寒的生活。他写道:“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这里孟子为我们描绘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方式、近乎完美的古代田园牧歌。在方里而井的土地上,有五亩大小的农家宅院,八户人家比邻相居,男耕女织,安居乐业。吃着自己种的粮,穿着自己织的布,年长的老人还可以衣帛食肉。这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中小农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构成东方宗法伦理秩序的物质基础。这种生活方式在今天看来已不可思议地封闭落后了,但在两千年前的中国社会正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地主制嬗变的时代,它的确是一种历史性进步。孟子制民之产、不违农时,发展小农经济的设想,力求将封建地主阶级的国家利益同小生产者的个体利益统一起来,通过稳定社会基层生产力来稳定整个社会的政治秩序和伦理关系,此种创举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曾起到了推进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其四,兴庠序之教,申孝悌之义。在做到“黎民不饥不寒”的基础上,孟子所设想的惠民之政还包含积极推行人伦教化的内容。人伦教化的中心是教民孝悌,也就是教民亲亲、敬长,以确立社会伦理秩序。教民亲亲,其目的是建立家庭伦理秩序;教民敬长,其目的是建立社会上的伦理秩序。一统天下之君王如能建立好家庭与社会的伦理秩序,天下自然会安定和谐,人民也就能乐享太平。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孟子·滕文公上》)朱熹注:“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学,国学也。共之,无异名也。”[1]孟子认为,夏、商、周三代学校名称虽殊,而三者的教育职能和内容是一样的,皆是以“明人伦”为主,也就是“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使人们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这样从家庭关系到其他社会关系便有了秩序,而稳定的伦理秩序是“王天下”的基础。所以,孟子把孝悌之道看作是平治天下最简易直接的道路,故其言:“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孟子认为,“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孟子·告子下》)。等到人人成为以孝悌为本的尧舜时,便是王道主义圆满实现之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