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达尔六吉事件、赵雪田自焚,吉鸿昌师炮火击中龙王庙

宁夏达尔六吉事件、赵雪田自焚,吉鸿昌师炮火击中龙王庙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宁夏发生伪皇“达尔六吉事件”。省政府秘书长赵雪田自焚身亡,门致中从省城南门逃出,直奔贺兰山南段东麓大坝、广武一带,后退至中卫。战斗打响之前,吉鸿昌召开全师官兵动员令,令毕,全体官兵皆脱去上衣,袒臂挥刀上阵。吉鸿昌令第二营继续冲击,接近桥头附近时,吉率第三营相继冲入马部阵地。吉师炮火击中龙王庙,碑亭起火,将马仲英部一指挥官烧死,其余部众顿时惊慌失措。

宁夏达尔六吉事件、赵雪田自焚,吉鸿昌师炮火击中龙王庙

(一)高士秀兵败贺兰山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出生于宁夏府城的高士秀在义和团反帝斗争影响下参加“洪帮”哥老会,因积极从事“反洋教案”而被宁夏官府通缉,被迫转往陕北各地及伊盟、金灵一带进行秘密活动。辛亥革命前夕,宁夏东部与陕西北部哥老会会众拥高士秀为头领,尊为“贺兰山主”。在武昌起义和陕西革命浪潮推动下,贺兰山东麓参加哥老会的人数日益增加,灵州起义获得成功。1911年11月,宁夏革命同盟会决定举行起义,攻下宁夏省城后成立宁夏革命军政府。12月中旬,陕甘总督长庚、陕西巡抚升允从驻陕清军中抽调精锐马安良部帮统马麒率马、步六营,直扑宁夏“剿办”起义军,高士秀率残部退至陕北三边一带活动。

1916年底,高士秀率部转入内蒙古地区活动。此时,宁夏发生伪皇“达尔六吉事件”。达尔六吉原本是甘肃静宁人,汉名吴生彦,小名六吉,在军师余道人蛊惑下诈称皇帝,自称御林将军,队伍竟扩至数千人之多,由绥西进至磴口。1917年3月,高士秀召集各部首领和达尔六吉部众,分兵三路再次攻宁夏府城。马福祥令马鸿宾、马彦龙、马万麟、马进忠等分路在石嘴山至磴口迎击。3月下旬,双方激战于贺兰山北部。高士秀进入磴口后立足未稳,因腹背受敌而损失惨重,艰难突围后率残部进入乌拉图沟等地,马彦龙、李德有等率部追击。马进忠率部坚守石嘴山,马雄图率军绕道从沟口堵截。高士秀无法摆脱重围,被迫放弃装备爬山逃散,部众死亡过半,高士秀挟伪皇达尔六吉进入沙漠地区,马雄图督率所部追击,李德有折回石嘴山驻守。

高士秀收拾残部,退入贺兰山北段山中,拥伪皇达尔六吉至贺兰山北寺,另派500名骑兵携枪循山麓袭击石嘴山。李德有得知后,立即率兵撤出石嘴山诱其深入,令步兵分两翼埋伏,亲自率骑兵占据制高点。高士秀部进入伏击地区后遭到痛击,队伍顿时大乱,李部顺势下山攻击,高部500余人大部被歼,高士秀旋退入贺兰山西麓。此时,宁夏马福全率骑兵到达阿拉善旗王府后驻守定远营东城。恰遇伪皇达尔六吉以金书向王府借道,阿拉善旗印房犹豫不决,马福全全力组织反击。26日夜,高士秀率部攻击定远营,由于马部拼命死守,数次冲击未果后趁夜出逃。次日拂晓,马腾蛟率步兵赶到,与马福全合兵攻克庙家梁营垒,一直追击到北寺。随后,马鸿宾又以大队分九路包抄,围困高士秀部于贺兰山西麓。高部被迫自烧辎重,退入贺兰山深处。次日,马鸿宾分道进山搜索,高士秀麾下汉武将军力登达赖被杀,军师凌云(余道人)向马家军投降。搜出伪皇达尔六吉,重要将领张铺,统领苏学章、姚占奎,营长张占清及部众、眷属200余人被俘,所有被捕获人员被押至宁夏府城。6月,伪皇达尔六吉等19人被处死,30余名主犯被判刑。

(二)吉马“大坝之战”

1928年5月,马仲英发动了震动西北的“河湟事变”,战火波及甘宁青新绥。1929年4月初,马仲英率部进入腾格里沙漠,经定远营向宁夏省城进军;4月12日,马仲英部出贺兰山苏峪口,占领宁朔县(今银川市金凤区);次日,从西、北、东三面围攻宁夏省城。当时省城防守极为空虚,马仲英部很快占领西门。省政府秘书长赵雪田自焚身亡,门致中从省城南门逃出,直奔贺兰山南段东麓大坝、广武一带,后退至中卫。4月16日,马仲英率部追门致中过大坝,越分水岭至广武北门。此时,门致中手枪营与贺建堂护卫队配合,战斗持续3天,马部败退至大坝营,师部驻贺兰山南段东麓的吴家寨(今大坝镇沙湾村),其余部众沿路驻扎于韦家寨、吴家东寨、魏家寨、陈家寨、马家寨等村庄,并于大坝镇古长城下挖掘堑壕、构筑防御工事。甘肃省主席刘郁芬令第十一师师长吉鸿昌率部进剿。吉率步兵、炮兵4个团,由镇番、凉州、古浪向宁夏驰援,遂发生吉鸿昌、马仲英“大坝之战”。

1929年5月10日,吉鸿昌率部尾追马仲英;18日,吉师到达广武地区。此前不久,从甘肃调回的第七师冯安邦旅、吴鹏举旅坚守黄河西分水岭、卡子庙待战,省主席门致中亦在军中。吉鸿昌师到达广武后兵力猛增,两师会合,立即投入战斗。广武距贺兰山南段东麓大坝仅有10余千米。吉鸿昌求胜心切,旋把大坝作为攻击的第一个目标,立即组织进攻。吉鸿昌令李松昆部为左纵队,沿山路红崖子向东,在大坝以南占领阵地;令李伦祥为右纵队,乘皮筏沿河而下,担任对黄河警戒;同时,令李松昆部张团为主攻,顺路直取马部。吉鸿昌亲临前线视察,警卫肩扛大刀紧随其后。

5月22日凌晨,总攻开始,吉鸿昌率主力进至锅底坑(今青铜峡铝厂境内),立足未稳,遥见张团部众从山腰处向下冲击。吉鸿昌部即与马仲英部激战,双方相持不下。此时,马部红、白、黑3支马队乘势直冲而来,门致中顿时惊慌失措,率先驱马回逃。吉师后续部队不明情况,见前军溃散便尾随而逃。吉师正面进攻,中央突破未见成效。马部连续反击,吉师进攻队形被打乱。吉鸿昌愤然拔刀,挺身督令后退者斩,但仍未能阻止部队溃退。激战持续至中午,马部骑兵冲击吉师,吉鸿昌手枪营一警卫被马部骑兵用长矛刺中咽喉,文件亦被马部骑兵夺走,吉师陷入重围之中。此时,警卫兵不顾吉鸿昌反对,强行将其架在马上撤向广武。大坝初战,因门致中临阵脱逃,吉师牛团长轻敌阵亡,3位团长负伤,武器装备损失过半,锅底坑尸横遍野,硝烟弥漫,吉师损失1000余人。

吉师败退至广武后,决定乘马仲英骄兵之心组织反攻。翌日凌晨,吉鸿昌亲自率部队直扑大坝,指挥部队迅速占领大坝以西诸高地。此时,马仲英扼守大坝营桥,师部移驻龙王庙,指挥部队占领马驿口(今青铜峡立新镇高桥村)。战斗打响之前,吉鸿昌召开全师官兵动员令,令毕,全体官兵皆脱去上衣,袒臂挥刀上阵。顷刻,炮声震天,杀声遍野。吉师第一营尚未到达阵地前沿,即伤亡过半。吉鸿昌令第二营继续冲击,接近桥头附近时,吉率第三营相继冲入马部阵地。同时,骑兵沿右侧迂回奇袭,主力部队沿右侧攻击背后,双方愈战愈烈。吉师顶着马部密集火力连续猛冲。

吉师炮火击中龙王庙,碑亭起火,将马仲英部一指挥官烧死,其余部众顿时惊慌失措。同时,马部骑兵直扑三棵树,欲从后围攻吉师,忽遇炮火袭击,骑兵被全部击溃。激战至中午时分,吉师终于攻占大桥。马部溃乱,沿唐徕渠向北败逃。吉师乘胜追击,将马部逐出大坝,残兵仓皇北逃,吉师一直追至宁夏省城之下。马仲英不敢恋战,一把火烧掉马福祥将军第,率部冲出北门,退至石嘴山一带。马仲英占据省城共40日,省城先后死亡1000余人。5月24日,吉鸿昌师进驻宁夏省城。次日,冯玉祥回电门致中,将驻宁夏部队包括吉鸿昌师在内,合编为第十军。门致中致电冯玉祥,保荐吉鸿昌升任第十军军长。马仲英部兵退石嘴山后,与马廷贤、马培清、马辅臣等人会合,于6月26日在黄渠桥誓师,并与平罗县苏雨生部达成互不侵犯协议,解除苏部抄袭后路之忧,旋组织第二次进攻宁夏省城。6月28日凌晨,马仲英部从西北方向攻城,吉鸿昌精心筹划,严密戒备,组织大刀队、驻防宁朔县冯安邦部内外夹击,马部不支,旋败走后套。不久,马仲英离开部队赴北平,其部众先后被收编。宁夏省城得以保全,吉鸿昌功不可没。

(三)苏马大战平罗城

1929年4月29日,马仲英部安旅长率众1000余人包围平罗县城,国民军苏雨生师的马福元团与县长甄刍印组织民兵猎手四五百人固守城池。安旅长连日架云梯攻城,在付出惨痛伤亡代价后仍未破城。苏雨生部子弹缺乏,苏、甄商定计策,为套取子弹而假降对方,苏雨生亲自向马仲英投降,表示愿与马合作。马仲英信以为真,发给子弹3车,派团长、县长随苏雨生到平罗接收投降事宜。未到平罗县长和随从8人即被苏雨生打死,苏、甄复率众坚守城池。马仲英受骗后,遂令安旅长登上玉皇阁、南门桥楼向城内射击。守军用炮将南门楼顶轰塌,楼上官兵全部被炸死。安旅长复造云梯,集中兵力攻城,苏雨生部用刺刀、石块还击,击毙200余人,城池未破。5月12日,吉鸿昌部击败马仲英,安旅长率部败走后套,平罗解围。

(四)孙马宁夏混战

1933年爆发的孙殿英、马鸿逵之战,亦称“孙马混战”。1933年9月,孙部沿黄河而上,10月下旬到达临河一带。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等加紧备战征兵。此时,蒋介石电令孙殿英“暂住原地,再待后命”。甘肃省政府主席、蒋介石心腹朱绍良在兰州召开军事会议,责令马步芳、马鸿宾出兵宁夏,配合马鸿逵堵截孙殿英。马步芳从甘州调所属第三旅和马步銮骑兵团驰赴宁夏。时任骑兵新编第二师师长的马步青,亦由永登派出第一旅马禄部日夜兼程赴援宁夏。马鸿宾之三十五师亦开赴宁夏城。至此,形成“四马”联合拒孙阵营。1934年1月10日,孙殿英下达作战命令;14日,马鸿逵接到蒋介石发出的堵截孙殿英电报,同时还接到朱绍良电报,任命马鸿逵为左翼军总指挥,马鸿宾为右翼军前敌总指挥,邓宝珊为右翼军总指挥,马步芳为总预备队总指挥,对孙部予以痛击。孙殿英第四十一军下辖3个师,全部人马号称有8万之众,实际只有约6万人。宁夏、青海方面的参战部队,有马鸿逵和马鸿宾的全部军队,以及马步芳、马步青陆续派遣的部队,总兵力5万余人。在蒋介石的精心策划下,一场恶战就此爆发。(www.xing528.com)

马鸿逵以一、二、三旅各2个团,特务团,教导团和骑一旅、骑二旅各2个团,炮兵团、工兵营,辎重营、2个新兵团,马鸿宾三十五师,青海马步芳部骑兵1.6万重兵截击孙殿英部。其防御部署是以骑兵一团在贺兰山北段东麓石嘴山、宝丰、黄渠桥、大武口地区防守;以步兵二旅在平罗、五香堡、通城堡一带防守;以步兵1个团在立岗、清水堡防守;以骑二团在通伏堡、姚伏堡地区防守;以1个步兵营在掌政,2个步兵团、2个骑兵大队、教导团在新城(今西夏区)地区防守;以骑三团在清水桥、保家户、通昌堡、潘昶堡一带防守;以骑一旅1个团,青马骑兵旅一部分别向银川东北、贺兰山东侧方向派出警戒,监视孙殿英部行动,保障两翼安全。以直属队、步三旅、骑三旅、三十五师驻守银川。孙部采取“突然袭击,速战速决”的手段,以一一七师、一一八师2个炮兵营、1个骑兵营组成第一梯队;以直属队、一一九师组成第二梯队。其进攻部署是:一一八师1个旅为先遣部队,沿黄河两岸推进,驱逐马部沿线守军,并攻占石嘴山,尔后向南进攻,一一七师尾随跟进。一一八师为预备队。骑兵军为挺进队,由三盛公以东渡黄河向陶乐方向进攻,以策应正面攻击。

1934年1月12日夜,孙部先头部队进抵磴口,马部退至贺兰山北端石嘴山一带。13日,孙部在石嘴山突破马部前沿,即沿贺兰山东麓向南挺进。马部骑一团撤至大武口、潮湖堡、黄渠桥,骑二团退至洪广营组成骑兵第一纵队,骑三团、骑四团集结于银川南关组成骑兵第二纵队。14日,孙部攻击黄渠桥,马部纷纷后退。孙部主力进至石嘴山、平罗之间休整。19日,孙部一一八师从东、西、北三面包围宁夏北部重镇平罗城。守城旅长马宝琳对死守城池已作充分准备,平罗城始终未被攻破。

1月21日黄昏,孙部一一七师、一一八师攻占平罗未成。21—25日,一一七师攻击姚伏堡,一一八师攻占五香堡、通城堡;骑兵营从陶乐西渡黄河,迂回至贺兰立岗,以断马部守军退路,双方经数战,马部坚守平罗,丢失五香堡、通城堡。孙部遂留补充旅旅长孙子瑜部佯攻平罗,由刘月亭亲领两个师及炮兵旅直扑宁夏省城。26日,孙部从姚伏堡出发,沿唐徕渠迅速南下,一个骑兵旅沿贺兰山东麓向新城方向前进。27日拂晓,孙部先头部队进至银川城下及城西唐徕渠一线,开始架云梯猛烈攻城。与此同时,孙部还占领银川城北郊海宝塔制高点,刘月亭旋将司令部设在海宝塔。马部特务团发现孙部架梯攻城,立即依托城市展开反击。天亮后,马部第三旅旅长马英才、保安处长马全良、第一旅旅长卢忠良等率部出击,切断孙部后路。孙部被四面包围,双方短兵相接,激战至夕,孙部主力被完全击溃,第一次攻城失利,退至城西北及满达桥一带各堡寨内。从此,双方在宁夏城城郊展开拉锯战。

2月5日拂晓前,孙部以一一七师、一一八师共5个团的兵力,由新城西南绕至唐徕渠西南方向,分3路袭击省城,防守部队猛力截杀,马部步一旅从西关出击,三旅从南关击其右侧,骑一团、骑二团击其背后,孙部第二次攻城未克,突围退至保伏桥、米家桥一带,孙部登城士兵被歼一部。2月10日、20日,孙部先后在猛烈炮火掩护下,两次实施攻击。马部得到蒋介石3架飞机支援,并据城坚守,孙部第三次攻击未克。此后,整个战场呈胶着状态。

孙部自开战以来经大小数十战,并未占得一处重要城镇。2月22日,孙殿英在炮兵火力支援下,率所部向马部全线进攻,向被马部夺去的海宝塔和赵家庄猛烈反攻。马部卢忠良旅勇猛应战,死守海宝塔。26日,孙部再次发动攻击,马部奋力应战,孙部进攻再次受挫,百余官兵被俘。至此,孙部已无再战能力。2月底,孙部锐气已挫,军无斗志,四马联军得手。此时,蒋介石令何应钦停发四十一军给养,何应钦令孙殿英“退出磴口,切实编遣”。继之,蒋介石下令撤销青海西区屯垦督办公署,免去孙殿英所兼各职。孙殿英见大势已去,所属官兵纷纷哗变。3月19日,孙殿英下令总退却。马部乘胜分路追击,孙部溃不成军,一夜之间被俘者达6000余人。孙部退至平罗城下,平罗守军马宝琳旅出城截击。3月22日,孙军残部退至石嘴山至三盛公一线,被晋军吕汝骥旅缴械收编。“孙马混战”以四马胜利告终,为马鸿逵在宁夏统治奠定了基础。

(五)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宁夏

1949年9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六十三军以第一八七师、第一八九师为右梯队,以第一八八师为左梯队,沿兰宁公路北进,9月5日分两路沿黄河两岸北进。19日解放中卫县后,解放军一部由中宁石空堡北渡黄河,沿贺兰山东麓、黄河西岸挺进银川。十九兵团通过“以打促和”的方式迫使马鸿逵部签订了《和平解放宁夏问题之协议》,9月23日,银川和平解放。在十九兵团进入银川市之日,六十三军第一八七师已越过贺兰山三关口,挺进至巴伦别立(今阿拉善左旗腰坝镇),仅距定远营30余千米。9月23日,阿拉善旗王达理札雅、协理兼保安总队长罗巴图孟柯通电起义。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贺兰山东麓的宁朔县后,遂向银北地区实施追击战。9月26日下午,五六九团进驻平罗县城。与此同时,六十四军第一九○师相继解放贺兰山北段地区的惠农县。9月28日,六十四军一九○师进驻平罗,今宁夏地区全部解放。

(六)剿灭“山大王”郭永胜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宁夏之时,马鸿逵的部队一部分投诚,大部分溃散回乡,只有平罗、贺兰、惠农三地还在保安司令郭永胜(绰号郭栓子)控制下,建制完整地驻扎在黄渠桥。1931年,郭永胜与周墩子结伙为匪,马鸿逵因多次围剿未成遂进行招抚,委任郭为贺兰山警备司令,任平罗、贺兰、惠农三县的保安司令,有100余名官兵。

1949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五六九团进驻平罗。当日,罗保顺团长向郭栓子发出通牒,劝其缴械投降。在中共人士王振刚、平罗开明人士李冲和等人劝说下,郭永胜表示愿放弃抵抗向解放军投诚。9月27日上午,郭永胜带百余名官兵在县城东教场缴械投降。郭投诚后被任命为贺兰警备队队长,仍驻扎在黄渠桥。国民党特务暗中与郭永胜联系,筹划组建“西北反苏讨共救国军”,郭自称司令。1950年3月5日,郭永胜将45名亲信带走,与张怀忠、谢占魁等股匪共60余人纠合,携轻机枪2挺、驳壳枪4支、步枪70余支、子弹7200发,以贺兰山大武口以北山地为据点占山为王,与人民为敌。

1950年3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六十五军一九五师五八四团接受进山剿匪任务,中共平罗县委书记白国民、平罗县县长刘润田等配合部队进山剿匪。选择青壮年23人组成民兵队,为剿匪部队当向导。剿匪战斗打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郭匪打散于归德沟。郭永胜又与吴国昌、张恒玉等惯匪勾结,到处抢劫烧杀,疯狂屠杀群众、战士数十人。更为猖獗的是,郭永胜还伏击剿匪部队,杀死县政府干部闪文斌,勒死潮湖堡村长吴国泰,伏击杀害中共阿拉善旗工委书记曹动之。中国人民解放军为迅速彻底歼灭郭匪,将贺兰山剿匪划为三段,即六十五军一九三师、一九四师负责东西两段,一九五师负责中段,一九五师五八三团、五八四团配属2个骑兵连、1个侦察分队,开进贺兰山。军党委决定由五八四团团长史秉廉、政治处主任刘长治负责进剿任务。

1950年7月,郭股匪发展到近200人,下辖5个队,拥有机枪3挺、步枪80余支。同月31日夜,郭匪攻阿拉善旗首府定远营,五八三团一营迅速乘车奔袭,定远营解围。9月下旬,五八四团及友军8个营、2个骑兵连、3个侦察分队开始全面进剿。在剿匪部队的打击下,郭匪溃散活动。解放军捕获郭匪亲信李六麻、张长明,经审讯得知,因山里寒冷,缺衣少食,匪徒只靠打野羊度日。郭栓子、张绪绪、董麻子等30余名士匪躲在大喜峰沟皇城子附近山洞里。10月6日拂晓,史团长率部队神速进入大喜峰沟,全歼股匪。郭栓子带着7个土匪在逃跑途中被陈宝良所带的二连五班堵截生擒。至此,剿匪战斗胜利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