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读西尔达·杜丽特尔的生平和作品

解读西尔达·杜丽特尔的生平和作品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H.D.生平和作品简介西尔达·杜丽特尔,笔名H.D.[1],是美国现代著名女诗人。由于健康原因,H.D.没能完成大学学业。1919年,与理查德疏离后,H.D.与音乐家塞西尔·格雷生下一女,取名普提达。一连串的情感波折后,身心疲惫的H.D.开始接受一系列的心理治疗。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H.D.都在她的诗歌作品里注入了女性主义的思想。H.D.一生博览群书,也从未间断写作。

解读西尔达·杜丽特尔的生平和作品

第一章 H.D.生平和作品简介

西尔达·杜丽特尔(Hilda Doolittle),笔名H.D.[1],是美国现代著名女诗人。1886年,她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伯利恒市出生,父亲宾夕法尼亚大学天文学教授,母亲是基督教莫利文教派的教徒。父亲在天文学上的造诣,母亲及其家族与莫利文教的渊源都对她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作用。15岁时,H.D.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的艾兹拉·庞德(Ezra Pound)在一次舞会上初次相遇,两人随后成为挚友,并曾订婚,但因H.D.家庭的反对最终分手。1905年,H.D.就读于宾州的布林莫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在那里结识了日后也成为著名现代女诗人的玛丽安·摩尔(Marianne Moore)。由于健康原因,H.D.没能完成大学学业。1911年,她与女友一起首次前往欧洲旅行后,决定留在欧洲。在庞德的引荐下,她进入了伦敦的文学圈,参与先锋派的文学创作。时值英国诗歌界意象派运动方兴未艾之际,意象派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庞德十分欣赏她的诗歌才华,将她的诗作看成意象诗的典范。1912年,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的茶室里,庞德在她的一首诗下,信手写下“H.D.,Imagiste”,从此以后,H.D.成了杜丽特尔沿用终生的笔名。1913年,H.D.与英国诗人和小说家理查德·奥尔丁顿(Richard Aldington)结为伉俪,并从此定居英国。然而这段婚姻没能维持很久,“一战”的爆发和一系列的家庭变故,使得两人的感情破裂,但是直到1938年两人才正式离婚。1919年,与理查德疏离后,H.D.与音乐家塞西尔·格雷(Cecil Gray)生下一女,取名普提达(Pertida)。和塞西尔分手后,H.D.结识了英国女作家布赖尔(Bryher,原名Winifred Ellerman)。布赖尔在她人生中最失意、最无助的时候给予了无私的帮助,与她一起承担了抚养女儿的责任。两人一起四处旅行,共同经历了“二战”中伦敦的大轰炸,最后一起到瑞士定居。一连串的情感波折后,身心疲惫的H.D.开始接受一系列的心理治疗。20世纪30年代,H.D.两度前往维也纳,拜会弗洛伊德,接受他的心理分析。这一段经历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她的文学作品在风格和手法上日趋成熟。1961年,75岁的H.D.在瑞士的苏黎世病逝,死后她的骨灰被送往自己的家乡,埋葬在其父母的坟旁。

从1912年起,H.D.就不断在文学杂志上发表诗歌,出版诗集。同时,她也创作了一定数量的小说、文学评论和少量的诗剧。不过H.D.最为人所熟知的还是她的诗歌作品,特别是她20世纪一二十年代间创作的意象诗。她一生酷爱希腊文化,在诗歌创作中借用了大量的古希腊神话,写作风格也十分接近希腊古典诗歌风格,简洁直观、笔力苍劲、气势恢宏,往往一下子就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虽然她的诗从骨子里散发出的是古典主义气息,但在形式上则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色彩。她极少作格律诗,而喜用现代派诗人常用的自由体,诗句没有固定的长短和节拍,却在灵活多变的音韵中力求表现直观和瞬间的感觉体验。H.D.以意象诗成名,然而她的成就远远超出了意象诗的范围。20世纪40年代以后,受当时诗歌界现代史诗之风的影响,她在诗歌创作上力图寻求自我突破,摆脱以往短小抒情诗的窠臼。她借鉴弗洛伊德式心理分析理论,将梦的解析运用到诗歌上,创作了“心理史诗”,即把个人的人生经历与不同民族古老的神话传说相融合,探求人类文明中普遍存在的、永恒的价值和观念。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H.D.都在她的诗歌作品里注入了女性主义的思想。她早年的抒情意象诗,如《海的花园》等系列短诗,就以同风浪搏击的“海上花”形象展示了女性自爱自强的独立意识。在后期的作品里,她强烈反对文学领域中贬低甚至排斥女性作家的男权中心论,试图在横跨东西、纵观古今的文化探索中唤醒世人对远古文明的记忆,追述一部独立于传统文明史之外的女性文明史。在当今蓬勃发展的女性主义研究领域里,她的作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H.D.一生博览群书,也从未间断写作。除诗歌以外,她的自传体小说、回忆录和文学评论等创作也别具匠心、引人入胜。值得一提的是,H.D.的诗歌和散文往往带有很强的自传性,处处皆有“我”,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她亲身经历的苦乐哀愁。读者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她的家人朋友、她几经沉浮的感情经历,还能看到一个个充满智慧、性格各异的大师形象,这些对理解她的作品都有很大的帮助。(www.xing528.com)

【注释】

[1]西尔达·杜丽特尔在其作品上均署名H.D.,为体现她这一习惯,下文将全部使用她的笔名H.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