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家庄地区武术-潭腿罗汉拳源流及主要传人

石家庄地区武术-潭腿罗汉拳源流及主要传人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源流及主要传人:潭腿亦称弹腿,有十路与十二路之分,据传此拳乃五代后周名将昆仑大师所创,时因兵败,隐姓埋名于山东临清龙潭寺削发为僧。因该拳发源于龙潭寺故用“潭”字命名。二人相见恨晚,盘桓多日,临别将少林罗汉拳与临清潭腿互换以志纪念。相济禅师回寺后,将临清潭腿拳架按其劲加以改动名为潭腿罗汉拳,后又被五枚大师添加两路,称为少林十二路潭腿。“二路潭腿鬼扯钻,天下英雄打一半。”

石家庄地区武术-潭腿罗汉拳源流及主要传人

源流及主要传人:潭腿亦称弹腿,有十路与十二路之分,据传此拳乃五代后周名将昆仑大师所创,时因兵败,隐姓埋名于山东临清龙潭寺削发为僧。昆仑大师身怀绝技,又精医术,曾融武与医为一体,创内外功并用的拳脚——潭腿。因该拳发源于龙潭寺故用“潭”字命名。明正德年间,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相济禅师久闻潭腿绝技,亲去龙潭寺相访。时该寺住持乃昆仑大师第七十代弟子跃空大师。二人相见恨晚,盘桓多日,临别将少林罗汉拳与临清潭腿互换以志纪念。相济禅师回寺后,将临清潭腿拳架按其劲加以改动名为潭腿罗汉拳,后又被五枚大师添加两路,称为少林十二路潭腿。

此拳由石家庄地区获鹿县黄壁庄乡古贤村刘桂林传平山县城关镇北街郭蒙山、郝振亭和大吾乡东大吾村盖巨儒。

基本理论与风格特点:内外功并行,拳脚并用,左右循环,训练全面,功领于内,形领于外。讲伸缩吞吐之功,阴阳顿挫之法,单腰摇曳,身法传神,刚柔互用,弹韧相兼,威而不猛,柔而有力,并需身法好,步法快、巧、稳。身动似槐虫,身法似龙形,闪如轻风退拔刀,蹿高纵矮似狸猫,步法似蛇行,行走似猫行,抬腿如风,落地如钉;拳似流星眼似电,腰似蛇行退似钻。重点在内功功力上的培养与发挥,强调威则能动,逼则能用,以简克繁,以逸待劳,变无形象,攻缺击要,巧打击梢,出奇制胜。

练功方法:潭腿的练习,要求一路一法,拳法清晰,迅疾有力,功架完整,左右对称。要求每日弹踢锻炼,常云:“多踢多练知根源。”

技击方法:“弹腿”顾名可知其义,关键在于“弹”字上,重点在于“腿”上。它讲究发劲刚脆有力,动作干净利落,爆发力强。口诀云:“先学弹腿势,后练交手花,打会长拳套,再破短开拿。”“二路潭腿鬼扯钻,天下英雄打一半。”“手是两扇门,全凭腿踢人。潭腿四只手,人鬼见了都发愁。”

动作名称

头路出马一条鞭,  二路十字鬼扯钻,(www.xing528.com)

三路劈砸车轮式,  四路斜踢撑抹拦,

五路狮子双戏水,  六路勾劈扭单鞭,

七路凤凰双展翅,  八路转军蹬朝天,

九路擒龙夺玉带,  十路喜鹊登梅尖,

十一路风摆荷叶腿,  十二路鸳鸯巧连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