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形意拳:源流与主要传人,石家庄地区武术

形意拳:源流与主要传人,石家庄地区武术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源流及主要传人:形意拳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拳术,在我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史上,形意拳也叫“心意拳”“形意拳”“心意六合拳”“合拳”,至今一些地区仍称为“心意拳”。古人说,由于它要求“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外行和内意高度统一,所以称为“形意拳”。根据现有史料记载,形意拳创始人为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姬隆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形意拳:源流与主要传人,石家庄地区武术

源流及主要传人:形意拳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拳术,在我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史上,形意拳也叫“心意拳”“形意拳”“心意六合拳”“合拳”,至今一些地区仍称为“心意拳”。古人说,由于它要求“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外行和内意高度统一,所以称为“形意拳”。还有的解释说,这种拳法象形取意,表现了很多动物的特长,故取名“形意拳”。

根据现有史料记载,形意拳创始人为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姬隆丰(亦有称姬龙、姬风二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河南进士王子诚在所著《拳论质疑序》中有如下记述:“(武艺)类不同也,他端亦不知创于何人,惟此六合之拳传自山西姬龙、姬风,二师乃系明末人也,精于枪法,人皆以为神,而先世犹有虞焉。以为……若太平之日,刀柄销伏,倘遇不测,将可以御之哉。于是将枪法为拳法,会其理为一体,通其形为万殊,名其拳曰六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此之谓六合。”清晚期拳谱《心意拳原委考》也记载:“查此拳出自姬氏二人,一名姬龙,一名姬风,系山西蒲州人也,家居均村,习艺有年,然前代远年,湮久无所考。”在一些形意拳资料中,也有的说此拳为宋朝名将岳飞所创,还有的说是北魏时来中国传教的印度僧人达摩首创。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佚名氏在所著《六合拳序》中说“(岳飞)精通枪法,以枪为拳,立一法以教将佐,名曰意拳,神妙莫测。”“独我姬公名际可,字隆风,生于明末清初,为浦东诸冯人氏,访名师与终南山,得武穆王拳谱,后授余师曹继武先生。……”上述说法,在岳飞、达摩、曹继武的生平史料中没有记载,因而不少武术史学家认为根据不足,不可确信。

石家庄地区流传的形意拳是北平国术馆武术家尚云祥先师传平山县白瑞采。辛集李文豹传李建秋传李振江。另一枝有曹兆田等。赵县耿继善传邓云峰、赵振尧传兰恒印。新乐李太和传郝永祥传马志厚传赵计臣。其他县均有传习。

基本理论:形者形象也,意者心意也。人为万物之灵,能感通诸事之应。是以心在内,而理周平物;物在外,而理具于心意者。心之所发也,是心意诚于中,而万物形于外,内外相感。形意拳之说,一气、二仪、三礼、四法、五纲、六合、七疾、七顺、八势、八要。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为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为外三合。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头与手相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而非为外合。心与眼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而非为内合。头为六阳之首,周身之主,不可不进,手为先行,根基在膊,气聚中腕,机关在腰,腰不进则气馁而不实,意贯周身,运动在步,步不进而意则倘然无解矣。身法纵横高低进退反则而已,纵则放其势,一往而不返。横则裹其力,开拓而莫阻;高则扬其身,而身有增长之势;低则扬其身,而身若有攒捉之形;当进则进,殚其身而勇往直前;当退则退,领其气而回转伏势。

风格特点: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动静相兼,刚柔相济;协调整齐,节奏分明;精神饱满,劲力充实;动作严谨,沉实稳健;套路精短,技击性强。

技击特点:要求体现“六方”之妙。即做到:攻(巧妙)、顺(自然)、勇(果断)、疾(快速)、狠(不容情)、真(每发必中)。在战略上要求“遇敌有主,临危不惧”,并强调在搏击中树立敢打敢拼、战则必胜的信心。练拳时,“面前无人如有人”;交手时,“面前有人似无人”,要从气势上压倒敌手。出击强调“有意莫带形,带形必不赢”,即要求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起手如闪电,打人如迅雷”,一发即至,一打则赢。在战术上强调“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脚踩中门裆里钻”,要求出手时以我为主,近打快攻,抢占正门,夺取有利位置。形意拳称头、肩、肘、手、胯、膝、足为“七拳”,交手中处处可发,即“远了便上手,近了便上肘;远来用脚踢,近来便用膝”。还主张虚虚实实,如虎之行无声,龙之行莫测,即“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要求做到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心”。

训练方法:练习时先站三体式,注意内外三合。一要塌腰,二要缩肩,三要扣胸,四要顶,五要提,六要横顺,七要钻落翻分明。塌腰,即尾闾上提;缩肩,即两肩向回抽劲;扣胸,即开胸顺气;顶,即头顶、舌顶、手顶;提,即颈道内提;横,即起也;顺,即落;起,即钻也;落者,即翻。起亦为横,落亦为顺。还要做到:内要提,外要催,身要活,步要踩,耳要聪,眼要明,手随脚,脚合手,五心起,四稍齐,从练中体会形意拳的内在之意。

现存套路:五行拳,十二形,五形连环,杂式拳,形意连拳,形意剑,形意刀,形意抢,形意棍。

(一)五行拳

动作名称

1.劈拳

(1)预备势   (2)劈拳左起势

(3)劈拳右落势   (4)劈拳右起势

(5)劈拳左落势   (6)劈拳回身

(7)劈拳右起势   (8)劈拳收势

2.崩拳

(1)预备势   (2)右崩拳

(3)左崩拳   (4)右崩拳

(5)左崩拳   (6)崩拳回身

(7)右崩拳   (8)崩拳收势

3.钻拳

(1)预备势   (2)右钻拳

(3)左钻拳   (4)钻拳回身

(5)钻拳收势

4.炮拳

(1)预备势   (2)右炮拳

(3)左炮拳   (4)右炮拳

(5)炮拳回身   (6)炮拳收势

5.横拳

(1)预备势   (2)右横拳

(3)左横拳   (4)右横拳

(5)横拳回身   (6)横拳收势

(二)十二形

动作名称

1.龙形

(1)预备势   (2)龙形右落势

(3)龙形左落势   (4)龙形右起落势

(5)起身跳步双劈掌   (6)进步右崩拳

(7)回身势   (8)龙形左落势

(9)龙形右起落势   (10)起身跳步双劈掌

(11)进步右崩拳   (12)回身势

(13)龙形左落势   (14)龙形右起落势

(15)收势

2.虎形

(1)预备势   (2)虎形左势

(3)虎形右势   (4)虎形左势

(5)虎形右势   (6)回身势

(7)虎形左势   (8)虎形右势

(9)收势

3.猴形

(1)预备势   (2)左传猿猴挂印势

(3)猿猴叨绳势   (4)猿猴爬竿势

(5)右传身猿猴挂印势   (6)猿猴叨绳势

(7)猿猴爬竿势   (8)左传身猿猴挂印势

(9)猿猴叨绳势   (10)猿猴爬竿势

(11)收势

4.马形

(1)预备势   (2)马形右势

(3)马形左势   (4)回身势

(5)马形左势   (6)马形右势

(7)收势

5.鼍形

(1)预备势   (2)鼍形左势

(3)鼍形右势   (4)鼍形左势

(5)鼍形右势   (6)回身势

(7)鼍形左势   (8)鼍形右势

(9)收势

6.鸡形

(1)预备势   (2)金鸡独立

(3)金鸡独立   (4)纵步金鸡独立

(5)金鸡食米   (6)金鸡抖翎

(7)金鸡上架   (8)金鸡报晓

(9)进步左劈拳   (10)收势

7.鹞形

(1)预备势   (2)鹞子束身势

(3)鹞子入林势   (4)鹞子钻天势

(5)鹞子翻身势   (6)鹞子束身势

(7)鹞子入林势   (8)鹞子钻天势

(9)鹞子翻身势   (10)收势

8.燕形

(1)预备势   (2)燕子抄水势

(3)进步右崩拳   (4)左劈掌

(5)回身势   (6)进步左劈掌

(7)燕子抄水势   (8)进步右崩拳

(9)左劈拳   (10)回身势

(11)进步左劈掌   (12)收势

9.蛇形(www.xing528.com)

(1)预备势   (2)蛇形右势

(3)蛇形左势   (4)蛇形右势

(5)回身势   (6)蛇形右势

(7)收势

10.形鴃

(1)预备势   (2)鴃形左势

(3)鴃形右势   (4)回身势

(5)收势

11. 12. 鹰形、熊形

(1)预备势   (2)右鹰形落势

(3)右熊形起势   (4)左鹰形落势

(5)左熊形起势   (6)右鹰形落势

(7)回身势   (8)右鹰形落势

(9)收势

(三)五行连环

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进步右崩拳

(3)青龙出水   (4)黑虎出洞

(5)白鹤亮翅   (6)进步炮拳

(7)退步左劈掌   (8)拗步右钻拳

(9)狸猫上树   (10)进步右崩拳

(11)狸猫倒上树   (12)收势

(四)杂式拳

动作名称

(1)预备势   (2)原地左崩拳

(3)鹞子束身   (4)鹞子入林

(5)虎洗脸   (6)虎洗脸

(7)乌龙取水   (8)单展翅

(9)左崩拳   (10)右顺步崩拳

(11)白鹤亮翅   (12)进步炮拳

(13)顺步炮拳   (14)虎洗脸

(15)虎洗脸   (16)乌龙取水

(17)燕子抄水   (18)右崩拳

(19)鹞子入林   (20)左退步捋掌

(21)虎洗脸   (22)金鸡食米

(23)撤步左劈掌   (24)推窗望月

(25)三盘落地   (26)懒龙卧道

(27)乌龙翻江   (28)原地右崩拳

(29)龙虎相交   (30)顺步右崩拳

(31)白鹤亮翅   (32)进步炮拳

(33)鹞子入林   (34)虎洗脸

(35)虎洗脸   (36)乌龙取水

(37)单展翅   (38)左崩拳

(39)右顺步崩拳   (40)风摆荷叶

(41)进步左劈掌   (42)鹞子钻天

(43)鹞子翻身   (44)鹞子束身

(45)顺步炮拳   (46)收势

(五)形意连拳

动作名称

第一路

(1)预备势   (2)三体势

(3)鹞子束身   (4)顺步左炮拳

(5)鹞子钻天   (6)鹞子回身

(7)左崩拳   (8)右崩拳

(9)左崩拳   (10)马步缠肘入林

(11)进步虎形   (12)进步左 形

(13)换步右马形   (14)进步左马形

(15)进步右鼍形   (16)退步左鼍形

(17)退步右鼍形   (18)进步左撑掌

(19)提膝右钻拳

第二路

(1)转身左钻拳   (2)燕子入云

(3)跃步双分掌   (4)右抽插掌

(5)回身顶肘   (6)并步穿掌

(7)左虎洗脸   (8)右虎洗脸

(9)乌龙取水   (10)燕子抄水

(11)右崩拳   (12)顺步炮拳

第三路

(1)左虎洗脸   (2)右虎洗脸

(3)金鸡食米   (4)撤步左劈掌

(5)进步左推掌   (6)马步双撑掌

(7)坐盘下插拳   (8)乌龙翻江

(9)原地右崩拳   (10)龙虎相交

(11)顺步右崩拳

第四路

(1)转身双摆掌   (2)进步左劈掌

(3)金鸡独立   (4)猿猴叨绳右势

(5)猿猴爬竿右势

第五路

(1)转身猿猴挂印   (2)猿猴叨绳左势

(3)猿猴爬竿左势

第六路

(1)转身左穿掌   (2)转身仆步盖掌

(3)进步右穿掌   (4)回身三体势

(5)收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