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悟锤:能量流与脏腑、经络之气的关系

心悟锤:能量流与脏腑、经络之气的关系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体除了“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之外,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同样是构成脏腑和经络的基本物质,是脏腑和经络的灵魂,它们相互联系,互为表里。这种“失衡”只能在经脉“阻塞”解除后,人体功能才会逐步地恢复正常。而解除这种“阻塞”所依赖的,就是被激发了的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的能量。

心悟锤:能量流与脏腑、经络之气的关系

人体除了“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之外,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同样是构成脏腑和经络的基本物质,是脏腑和经络的灵魂,它们相互联系,互为表里。这些经络在人体解剖中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它们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大智慧。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像一条条特殊的能量运输网络而布散全身,并且各自发挥其能量运输之使命,从而充实五脏六腑,以至资助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每一条经络运输线都有其起点和止点。如: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于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络于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胸中分出,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之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沿中指桡侧至下端中冲穴。另一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侧端行,其经气于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这条经络上的每一个穴位就是经络线上的站点。这些经络线上的特殊能量只能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阴阳平衡,如果按照一定的(传统)程序和特殊(传统)方法呼吸修炼,就能增强经络运输之能量。这种呼吸修炼之法则,就是中华武术的传统内丹修炼之道法——气功(古人称其为“导引”“吐纳”“胎息”)。

经络系统分为“经脉”和“经络”。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二经脉又包括手三阴经(即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经(即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即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包括在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络脉包括:十五络脉,以及孙络、浮络等。这些经脉和络脉各司其职,相互关联。当人体受到风寒湿邪之侵袭,并致其阴阳失衡,气血不畅从而造成脏腑功能失调,以致产生疾病时,这些经络运输线的相关部位就会出现“阻塞”,从而导致所有经络运输线之“失衡”。这种“失衡”只能在经脉“阻塞”解除后,人体功能才会逐步地恢复正常。而解除这种“阻塞”所依赖的,就是被激发了的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的能量。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被激发了的能量对于调整人体机能确实产生许多神奇效果。《灵枢•经脉》曰:“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所以,人体经脉的平衡与通畅是人体健康之根本。(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