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能量流与精气神的关系:心悟锤为你揭秘

能量流与精气神的关系:心悟锤为你揭秘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人体“能量流”之日积月累,人体精气神就自然表现得更为充实。中医学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根本,所以保养和充实精气神是修身、养生、祛病延年之关键。为此,要修炼好“心悟锤”就务必先懂得修身,养生之道法,要明了其道法,就务必从中医学理上,深刻领会精气神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先天之精与生俱来,一方面秉承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另一方面来源于水谷精气。脑神是人体指挥之首。

能量流与精气神的关系:心悟锤为你揭秘

人体“能量流”的形成和不断充盈,是遵循一定(传统)方式,按照一定的(传统)要求,经过旷日持久之修炼而渐渐形成的。随着人体“能量流”之日积月累,人体精气神就自然表现得更为充实。“精气神”为宇宙万物本源之古哲学思想,该思想渗透到医学领域后,对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故古人云:“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中医学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根本,所以保养和充实精气神是修身、养生、祛病延年之关键。为此,要修炼好“心悟锤”就务必先懂得修身,养生之道法,要明了其道法,就务必从中医学理上,深刻领会精气神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素问·生气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精”,又称“精气”。“精”是由气血、津液组成。“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与生俱来,一方面秉承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另一方面来源于水谷精气。胚胎形成后,直至胎儿发育成熟娩出,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依赖于母体汲取的水谷之精的养育,这种先天之精主要藏于肾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肾中藏有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又称为“水谷之精”,人体生命的维持既要依靠先天之精为基础,还要依靠各种饮食的“水谷之精”不断充养,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先天之精依赖后天之精的培育充养,后天之精的化生又需要先天之精的资助。脾胃功能的强健是保养“精气”之关键,西汉时期刘安所撰之《淮南鸿烈》曰“得谷者昌,失谷者亡”,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精”能化气,气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人体之气依据部位和功能特点不同,故有不同名称,主要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四种。

“元气”根源于肾,由肾精化生。“元气”的盛衰既取决于先天之禀赋,又依赖于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充养,培育,并且随依三焦循行,布散至全身而无处不到,发挥其生理功能。“元气”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以及激发和调节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充沛,各组织器官经络功能即旺盛。《医权初稿》云:“人之生死,全赖此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宗气”,是肺所吸入自然界清气和饮食中的水谷精气,在肺的气化作用下结合而生成的。其积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上出于肺,循走息道,向下注入于丹田,贯于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因此“宗气”行呼吸,贯心脉,行气血,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的功能密切相关。《灵枢•邪客》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曰:“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言语、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者,宗气之功也。”(www.xing528.com)

“营气”,主要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分布于血之中,随血液循环营运全身。《素问•脾论》曰:“营者,水谷之精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两个方面:营气在血管中,通过微循环而营养全身,营气可以化生血液,水谷精微中的精专部分是营气的主要部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所以《灵枢•邪客》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之于血。”

“卫气”是运行于脉外,具有防卫功能的气。“卫气”同“营气”来自于脾胃所汲取的营养而化生的水谷精气,是水谷精气中的性质剽悍、运行滑利、反应迅速的部分。正如《素问•脾论》所曰:“卫者,水谷之气也,其气慓疾滑利。”卫气不能入脉,故循环于皮肤之中,护卫肌表,防御外邪。肌肤腠理是机体抗御外邪的屏障。“卫气”温养脏腑肌肉和皮毛等,在正常的情况下,体温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卫气”是产生热量的主要来源,体温的维持依赖于“卫气”的温煦作用。如《灵枢•本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的运行与睡眠有关,当卫气行于内脏时,人便入睡;当卫气出于体表时,人便醒寤。

“神”是指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的一种机能。“神”产生于先天之精,又赖后天水谷之气的充养。“神”是五脏六腑所生之外荣,其内涵概括了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以及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其中包括:意、思、虑、智等。脑神是人体指挥之首。人的言行举止都离不开脑神,也就是广义之神。广义之神是西方医学所缺少的。而狭义的神是指心神,心藏于神。《灵枢•大惑论》曰:“心者,神之舍也。”“神”可以调节人体的动与静,精神的兴奋抑制 ,喜、怒、哀、乐、个性等,这是“神”之调节与控制功能所至。“神”可以调节人体阴阳,而调节阴阳就是调节人体生命物质运动之平衡。《灵枢•天年》曰:“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由此可见,生命的维持还依赖于“神”的健康,“神”是生命存在之保证。《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艺高人胆大”是中国一句人尽皆知,而且颇有哲理性的谚语,“艺高”体现其精气神之充实,身体之健壮。其精气神的充实,不但表现在五脏六腑之外荣,而且思维敏捷,智慧过人,举重若轻,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之气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