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体平衡分类与混合支撑平衡状态

人体平衡分类与混合支撑平衡状态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③混合支撑平衡:人体重心位于上、下两支点之间的平衡状态称为混合支撑平衡,它是一种多支撑点的平衡状态,如肋木侧身平衡。

人体平衡分类与混合支撑平衡状态

1.根据人体重心支点的相对位置分类

根据人体重心和支点的相对位置,可将人体平衡分成以下3种:

①上支撑平衡:人体处于平衡状态,支点在人体重心上方平衡状态称为上支撑平衡,如体操中单杠悬垂动作。

②下支撑平衡:人体处于平衡状态,支点在人体重心下方平衡状态称为下支撑平衡,如站立、头手倒立等。

③混合支撑平衡:人体重心位于上、下两支点之间的平衡状态称为混合支撑平衡,它是一种多支撑点的平衡状态,如肋木侧身平衡。

2.根据平衡的稳定程度分类(www.xing528.com)

根据平衡的稳定程度,可将人体平衡分成以下4种:

①稳定平衡:指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外力撤销后,物体仍能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大多数上支撑平衡都属于稳定平衡,如单杠悬垂动作。原因是物体偏离平衡位置时,重心升高,重力矩使物体向平衡位置(此时重心比较低)移动。

②不稳定平衡:指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外力撤销后,物体不仅不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而是更加偏离平衡位置。仅在下支撑平衡中出现,如单臂手倒立动作。原因是偏离平衡位置时,重心降低,重力矩使物体继续倾倒,直到物体的重心相对取得最低位置时才会静止不动,取得另外一种平衡状态。

③有限稳定平衡:指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在一定限度范围内偏离平衡位置后,当外力撤销后,物体仍能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但是当偏离平衡位置超过一定限度时,物体将失去平衡,直到重新取得另一种平衡为止。原因是物体在一定限度范围内偏离平衡位置时,重心升高,重力矩使物体向平衡位置(此时重心比较低)移动,但超过某一定限度范围偏离平衡位置时,重心降低,重力矩使物体继续倾倒,直到物体的重心相对取得最低位置时才会静止不动,取得另外一种平衡状态。多在下支撑平衡中常见,如单脚平衡木跳跃、走跑道线、燕式平衡等。

④随遇稳定平衡:指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当外力撤销时,物体既不回到原来的位置,也不继续偏离新位置,而是在新位置下重新建立平衡。原因是物体偏离原来的位置时,重心高度没有发生变化,没有重力矩使物体产生移动。这种平衡在体育运动中比较少见,前滚翻动作可以近似地看成随遇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