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带得走”的东西内涵相当丰富,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它的核心内涵是指让学生掌握进行学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技能技巧。苏霍姆林斯基把学生进行智力劳动的技能,也称作刀锯或工具。带得走的显然是学习的技能和能力,而带不走或无须带走的则是学习的内容和结果。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要给他们带得走的礼物。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能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能力指的是认知能力或智力,是保证人们有效认识客观事物的稳固心理特点的综合能力。当然我们对学生更注重实践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但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讲,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和体验知识的意义。因为人们在掌握某些科学知识时,如果没有理解那些科学知识的意义,那么,在知识被淡忘以后,它就很难留下什么;如果人们在学习知识时理解了它对生命的意义,即使知识已被遗忘,这种意义一定可以永远地融合在生命之中。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讲,最重要的是要把课内与课外、知识与生活、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将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课外日常生活当中的成长行为,并逐步变成他们的成长自觉。

能力与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能力不是无本之木,不是无源之水,它是由知识转化而来的。但能力又不是知识,它是知识被消化吸收以后,沉淀而成的知识的“结晶体”,是知识的“浓缩液”。没有知识的积累,也就没有能力。知识好比是花粉,能力好比是蜂蜜。或者说,知识好比是化学原料,能力好比是化工产品。……人们经常抨击的“高分低能”现象,实际上就是只注意知识积累、忽视能力培养的教育现象,即一个人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甚至是大量的知识积累,但他的知识只是死的知识,甚至机械记忆的知识,只注重了量的积累,而忽视了结构的改造,没有完成对知识的浓缩和结晶等加工制作的工作。这种知识一方面容易遗忘,另一方面不容易被有效地应用,更难以灵活应用。也就是说,他们的知识没有完成向能力的转化过程,是“夹生饭”,没熟,没有被彻底消化和吸收。所谓有能力的人,就是能够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人。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核心任务是为学习者的后续发展打基础,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做准备,所以学校所教的东西应该让学生“带得走”,应该陪伴学生行走一生。“带得走”的东西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但并不意味着它就会立即生效,它往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才会产生效果,但这种延迟显现的效果却是真正有效的甚至长效的。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里,有一行字被书写在醒目的位置上:“只有无用的知识,才是最终有用的。”这也正如庄子所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www.xing528.com)

“带得走”的东西内涵相当丰富,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它的核心内涵是指让学生掌握进行学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技能技巧。实际上,它不仅是现在,也是将来学习和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技能。这种技能是智力劳动须臾不离的,就像钉、锤、锯、刀对于工匠是必备的生产工具。工具是带得走的,而作品是带不走的。苏霍姆林斯基把学生进行智力劳动的技能,也称作刀锯或工具。他把自己认为最主要的五项基本技能——“阅读”“书写”“观察”“思考”和“表达”称之为学习上的五把“刀锯”,认为这是人一生受用不尽的无价之宝。反之,一个人如果在年幼时不注意打好这个根基,以后的全部学习,乃至生活都将遇到极大的,甚至是无法克服的困难。带得走的显然是学习的技能和能力,而带不走或无须带走的则是学习的内容和结果。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要给他们带得走的礼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