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药用植物学》成果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药用植物学》成果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茎的初生构造由茎的顶端分生组织产生。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有的含有花青素,使茎呈现紫红色,如甘蔗、蓖麻茎的表皮。1.初生维管束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维管束相互分离,环状排列。多数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有些植物茎具有双韧型维管束。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药用植物学》成果

茎的初生构造由茎的顶端分生组织产生。

通过茎尖的成熟区做一横切面,可见茎的初生构造(图4-6),由外而内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

图4-6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a)双子叶植茎的初生构造简图(向日葵) 1.表皮 2.皮层厚角组织 3.皮层4.初生韧皮纤维 5.韧皮部 6.木质部 7.束中形成层 8.髓 9.髓射线
(b)茎横切面详图 1.表皮 2.厚角组织 3.分泌道 4.皮层 5.初生韧皮纤维6.髓射线 7.初生韧皮部 8.筛管 9.束中形成层 10.导管 11.木纤维 12.木薄壁细胞 13.髓

(一)表皮

茎的表皮通常为一层扁平、排列整齐而紧密的生活细胞。细胞的外壁稍厚,角质化并形成角质层。表皮上一般具有少量气孔,有的还具有各式毛茸或蜡被。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有的含有花青素,使茎呈现紫红色,如甘蔗蓖麻茎的表皮。

(二)皮层

由多层生活细胞构成,但不如根初生构造的皮层发达。其细胞大、壁薄,排列疏松,具细胞间隙。靠近表皮的细胞常具叶绿体,故嫩茎表面呈绿色。近表皮部位常有厚角组织,有的厚角组织排成环形,如接骨木、椴树;有的聚集成束,分布在茎的棱角处,如薄荷南瓜。有些皮层内侧有成环包围初生维管束的纤维,称周维纤维或环管纤维,如马兜铃;有的皮层含石细胞,如黄柏;或含有分泌组织,如向日葵。

大多数植物茎的皮层中无内皮层,有些植物茎的皮层最内一层细胞中含有较多淀粉粒,称淀粉鞘(starch sheath),如马兜铃。(www.xing528.com)

(三)维管柱

位于皮层内侧,所占比例较大,包括初生维管束、髓部和髓射线。

1.初生维管束(primary vascular bundle)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维管束相互分离,环状排列。维管束包括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和束中形成层(fascicular cambium)。

(1)初生韧皮部: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纤维组成,分化成熟方向是外始式。原生韧皮部薄壁细胞发育成的纤维常成群地位于韧皮部外侧,称初生韧皮纤维束,如向日葵。

(2)初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其分化成熟方向由内向外,称内始式(endarch)。

(3)束中形成层(fascicular cambium):位于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由原形成层遗留下来的1~2层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组成。

多数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有些植物茎具有双韧型维管束。

2.髓(pith) 由基本分生组织产生的薄壁细胞组成,位于茎的中心部位。从比例上看,草本植物茎的髓部较大,木本植物茎的髓部一般较小。很多植物茎的髓部在发育过程中逐渐破坏甚至消失形成中空的茎,如芹菜、南瓜。椴树等木本植物的髓周围部分常为一些紧密排列的、壁稍厚的小细胞,称环髓区(perimedullary region)或髓鞘。

3.髓射线(medullary ray) 髓射线是位于初生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常由数列细胞组成,又称初生射线(primary ray),外连皮层,内接髓部。在横切面上呈放射状,具横向运输和贮藏作用。一般草本植物髓射线较宽,木本植物的髓射线较窄。髓射线细胞分化程度较浅,具潜在分生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裂产生形成层的一部分以及不定芽、不定根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