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燃烧过程对大气污染物的产生

燃烧过程对大气污染物的产生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由碳氢化合物裂解出的CH和CH2等与N2反应,生成HCN和NH等中间产物,并经过生成CN和N的反应,最后生成NOx。但就燃烧过程中NOx生成总量来看,瞬时型NOx只占很小的比例。燃料中的含氮化合物分解后生成HCN和NH3等中间产物,并逐步生成NOx,这一反应过程在≤1600℃条件下就可以进行。图6-5不同空燃比下汽油机污染物的产生各污染物未按同一刻度作图

燃烧过程对大气污染物的产生

1.一氧化碳(CO)的形成

CO是燃料中碳氢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决定CO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空燃比、空气、燃料的混合程度和内壁的淬熄效应等。汽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可以用CxHy来表示。x和y的值随汽油产地和生产季节而异,它们的典型值为x=8,y=17。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O的生成机理比较复杂,若以R代表碳氢根,则燃料分子RH在燃烧过程中生成CO大致经历如下步骤

CO的产生量主要受混合气浓度的影响。在过剩空气系数a<1的浓混合气工况时,由于缺氧使燃料中的C不能完全氧化成CO2,CO作为其中间产物生成。在a>1的稀混合气工况时,理论上不应有CO产生,但实际燃烧过程中,由于混合不均匀造成局部区域的a<l条件成立,由局部燃烧不完全产生CO;或者已成为燃烧产物的CO2和H2O在高温时吸热,产生热解离反应,由此生成CO;另外,在排气过程中,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HC的不完全氧化也会产生少量CO。燃烧时的CO浓度一般取决于燃气温度,但由于发动机膨胀过程中缸内温度下降很快,以至于温度下降速率远快于气体中各成分建立新的平衡过程的速率,即产生“冻结”现象,使实际的CO浓度要高于排气温度相对应的化学平衡浓度。

假设供给每摩尔燃料的氧气量比完全燃烧所需氧气量少z mol,则方程式为

从空气中每供入1 mol的O2,会带入3.76 mol的N2,因此,燃烧产物的总物质的量为

CO的摩尔分数为

根据该方程可以粗略计算出燃烧生成CO的量,但是实际燃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还应考虑化学动力学对平衡的影响。

2.HC化合物的形成

汽车排放的HC有100~200种成分,包括芳香烃、烯烃、烷烃和醛类,它们来自未燃烧的燃油和润滑油。在以预混火焰形式燃烧的汽油机中,HC与CO一样,也是一种不完全燃烧(氧化)的产物,因而与过剩空气系数a有密切关系。即使在a≥1的条件下,往往也会产生很高的HC排放,这是因为淬熄和吸附等也会生成HC。

(1)不完全燃烧。汽油机中不完全燃烧的原因主要有,怠速及高负荷工况时,可燃混合气浓度处于a<1的过浓状态,加之怠速时残余废气系数较大,造成不完全燃烧;失火也是汽油机HC排放的重要原因;另外,汽车在加速或减速时,会造成暂时的混合气过浓或过稀,也会产生不完全燃烧或失火。当然,即使在a>1时,由于油气混合不均匀,也会因不完全燃烧产生HC排放。

(2)壁面淬熄效应。所谓壁面淬熄效应是指温度较低的燃烧室壁面对火焰的迅速冷却(也称冷激),使活化分子的能量被吸收,燃烧链反应中断,在壁面形成厚为0.1~0.2 mm的不燃烧或不完全燃烧的淬熄层(见图6-3),产生大量HC。淬熄层在整个缸体中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发动机的富集作用,残留气体中HC的浓度非常高。淬熄层厚度随发动机工况、混合气湍流程度和壁温的不同而不同,小负荷时较厚,特别是冷启动和怠速时,燃烧室壁温较低,形成很厚的淬熄层。壁面淬熄效应产生的HC可占排气管排放HC的30%~50%。

图6-3 燃烧过程中的淬熄层(www.xing528.com)

另外,燃烧室中各种狭窄的缝隙,例如活塞头部与汽缸壁之间形成的窄缝,火花塞中心电极周围,进排气门头部周围等处,由于面容比(表面积与容积之比)很大,淬熄效应十分强烈,火焰无法传入其中继续燃烧;而在膨胀和排气过程中,缸内压力下降,缝隙中的未燃混合气返回汽缸,并随排气一起排出。虽然缝隙容积较小,但其中气体压力高,温度低,因而密度大,所以HC的浓度极高。这种现象也称为缝隙效应。

(3)壁面油膜和积炭的吸附。在进气和压缩过程中,汽缸壁面上的润滑油膜,以及沉积在活塞顶部、燃烧室壁面和进排气门上的多孔性积炭,会吸附未燃混合气及燃料蒸汽,而在膨胀过程和排气过程时压力降低,部分HC脱附进入燃烧产物中。这种由油膜和积炭吸附产生的HC占总量的35%~50%。在一些在用车上,往往有较厚的积炭层,当清除积炭后,HC排放会降低20%~30%。

3.NOx的生成机理

汽车发动机燃烧过程中主要生成NO,另有少量的NO2,统称NOx。对一般汽油机,其a较小,一般NO2与NO。体积比为1%~10%;而对于柴油机,由于其a较汽油机大,一般NO2与NOx体积比为5%~15%。

(1)热力型NOx。图6-4是基于泽利多维奇模型对CH4和空气混合物的计算结果。从中可见,在理论空燃比时整个燃烧体系达到的温度最高,所以在理论空燃比略小的条件下NOx浓度最大。贫燃区过量的空气吸收了部分热量,使温度有所降低,富燃区O2含量少,平衡向左移,生成的NOx也减少。影响NOx生成量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氧气浓度和停留时间。NOx的分解速率慢,在达到一定的浓度后,温度下降NOx不能马上分解。

图6-4 NOx浓度与空燃比和停留时间的关系

(2)瞬时型NOx。瞬时型NOx的生成机理在20世纪70年代初才被提出。首先由碳氢化合物裂解出的CH和CH2等与N2反应,生成HCN和NH等中间产物,并经过生成CN和N的反应,最后生成NOx。瞬时型NOx的生成过程是由一系列活化能不高的反应组成,因此并不需要很高的温度就可以进行。内燃机中,在a<1的过浓条件下容易产生瞬时NOx。但就燃烧过程中NOx生成总量来看,瞬时型NOx只占很小的比例。

(3)燃料型NOx。燃料中的含氮化合物分解后生成HCN和NH3等中间产物,并逐步生成NOx,这一反应过程在≤1600℃条件下就可以进行。

综上所述,汽车发动机产生NOx的三个途径中,燃料型NOx的生成量很小,因而可以忽略不计;瞬时型NOx的生成量也较少且反应过程尚不完全清楚,也可暂不考虑;因此,热力型NOx是其主要的生成来源。燃烧终了时热力型NOx生成量主要取决于生成速率,模拟计算时,NOx应采用化学动力学计算,而其他成分可采用化学平衡计算。

4.发动机运行条件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发动机产生污染物的量与空燃比直接相关,如图6-5所示。贫燃条件下发动机燃烧效率高,生成的HC和CO浓度低;富燃时燃烧不完全,生成的HC和CO较多。NOx的产生量在理论空燃比附近最高,这是燃烧温度较高的缘故。

图6-5 不同空燃比下汽油机污染物的产生

各污染物未按同一刻度作图,CO的刻度大约为HC和NOx的100倍

发动机运转工况不同,污染物的生成量也大不相同。汽车在加速和高速行驶时,由于燃烧温度高,则NOx排放浓度较高。CO在怠速和加速时排放浓度较高,这是因为此时的空燃比偏低,怠速时温度较低并且残余废气比例也较高。减速时,CO和HC的排放均较高,因为减速时汽油机节气门关闭,而发动机在汽车反拖下继续高速运转,进气管中突然形成高真空度状态,使管壁上的液态燃油(油膜)急剧蒸发,形成过浓混合气而导致较高的HC和CO排放。汽油喷射式发动机在减速时不再供油,而且进气管中油膜少,因此HC和CO排放较少。而带有减速断油装置的改进型化油器情况也有所改善。

此外,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外界空气温度、压力、湿度、使用的燃料等都会影响发动机污染物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