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陆上体能训练研究:优秀游泳运动员的周期划分

陆上体能训练研究:优秀游泳运动员的周期划分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游泳运动员的训练主要在水中进行,徐国义等教练表示:“陆上体能训练同样需要划分周期,配合水中训练体现出竞技状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一个完整的年度陆上体能训练周期由综合准备期、专项准备期、赛前训练期、赛前减量期、比赛期、恢复期构成,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与对应的训练任务都有所区别,如表4-6所示。为了便于系统分析,特以潘佳章教练安排唐奕的陆上体能训练周期划分为案例进行研究,如图4-3所示。

陆上体能训练研究:优秀游泳运动员的周期划分

游泳运动员的训练主要在水中进行,徐国义等教练表示:“陆上体能训练同样需要划分周期,配合水中训练体现出竞技状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但是陆上体能训练的周期安排以生物适应能力提高的快慢与各种力量素质之间逻辑关系作为划分依据,与水中训练相对应。并且不同距离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顺序和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的比例关系都依靠水中训练的目标呈动态变化。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一个完整的年度陆上体能训练周期由综合准备期、专项准备期、赛前训练期、赛前减量期、比赛期、恢复期构成,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与对应的训练任务都有所区别,如表4-6所示。

表4-6 年度大周期陆上体能训练不同阶段的训练目标

(依据教练员问卷统计)

对应不同的发展阶段,陆上体能训练的小周期根据不同目的、负荷特征分为以下5种,如表4-7所示。

表4-7 不同陆上体能训练小周期的目的、负荷水平及特征

(教练员访谈统计)

1.2013年备战巴塞罗那世锦赛陆上体能周期划分

2013年,备战巴塞罗那世界游泳锦标赛是在全国冠军赛结束后一周开始,部分教练员选择了综合准备期在平原,专项准备期上高原或澳大利亚等安排。为了便于系统分析,特以潘佳章教练安排唐奕的陆上体能训练周期划分为案例进行研究,如图4-3所示。(www.xing528.com)

图4-3 唐奕等人备战2013年世界游泳世锦赛陆上训练周期安排特征

在整个备战过程中,唐奕等人的陆上综合准备期有3周,并快速转换到专项准备期进行专项力量训练,这与潘佳章教练注重冬训质量有很大关系,因为冬训有氧能力的储备、基础力量的提高为进行专项力量强度训练提供保证。专项准备期4周,提前5周进行赛前训练,并于正式比赛前两周进行力量减量安排,与水中负荷相对应。这种陆上训练与水中训练结合,非常符合训练负荷集中的特点,从专项准备期开始“4+3+2”的安排方式与积累阶段、转换阶段和实现三个阶段相对应,训练内容的目标清晰,负荷采取递增安排,负荷与恢复相互交替,如表4-8所示。

表4-8 唐奕等人赛前训练安排特征

(依据潘佳章训练安排整理)

2.2013年备战全运会陆上体能周期划分

由于世锦赛与全运会间隔短,在备战全运会陆上体能周期的安排中,大多数教练员都把综合准备期与专项准备期的训练内容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发展小周期增强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的赛前训练与减量安排分别是以突然增加强度的冲击性小周期和以减少训练量,促进状态形成的恢复再生小周期而构成。

崔登荣教练安排的陆滢备战全运会计划由一个发展小周期、两个冲击性小周期、一个恢复再生小周期构成。第一周的发展小周期有三次陆上训练课,由于刚结束世锦赛,所以陆上训练内容集中在有氧耐力与肌肉力量。负荷呈先上再下的趋势,与水中训练相配合。但是有一点必须看到,力量与有氧训练的结合比单纯力量训练相比会降低力量水平的增长,力量训练本身是增加肌纤维横截面面积,而这种肌肉的氧化能力相对较低,因为有氧训练最终是促进线粒体数量的增加以及有氧氧化酶活性的改变,这两者的提高并不能增进肌肉质量。进一步分析,陆滢是短距离蝶泳运动员,为了突出后面的强度课,必须要进行有氧耐力的基础性训练,力量能力的提高可以在水中训练进行发展,这样既可获得良好的有氧能力,又保持及提高了力量水平。

第二周的陆上体能训练由冲击性小周期构成,由于离全运会比赛时间较短,为了促进运动员的积极性恢复以及竞技状态的形成,所以高强度的峰值训练只突出第二次课,前后两次穿插着强度较低的专项力量练习,预防过度训练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