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用微生物学原理与技术:灵芝的药用价值和栽培技术

应用微生物学原理与技术:灵芝的药用价值和栽培技术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灵芝的药用价值早为我们的祖先所认识,其作为药材已有2 000 多年的历史。历代医学家均认为灵芝是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珍贵药品,有延年益寿的功效。灵芝的早期人工栽培主要用段木栽培,目前段木栽培、代料栽培以及菌丝深层培养并举。灵芝生长和发育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灵芝是好气性真菌,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尤其要注意通风。3)栽培技术灵芝既可代料栽培又可段木栽培。

应用微生物学原理与技术:灵芝的药用价值和栽培技术

1)概述

灵芝(Ganoderma lucidum)别名红芝、灵芝草、丹芝、木灵芝、瑞草、万年蕈等。 灵芝的药用价值早为我们的祖先所认识,其作为药材已有2 000 多年的历史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灵芝入药的记载,后来的《本草纲目》中有更详细的药用记载,如安神、益肺气、益脾气、利肝气、益精气等。 历代医学家均认为灵芝是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珍贵药品,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灵芝含有多种氨基酸、有机酸、生物碱类、香豆素类、有机锗、多肽、灵芝多糖等,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临床上用于抗肿瘤和抗辐射。 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已试制成灵芝糖浆、针剂、片剂、蜜丸、水剂、灵芝合剂等,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头昏失眠、慢性肝炎、肾炎、血清胆固醇高、高血压、冠心病、白细胞减少、鼻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

灵芝的早期人工栽培主要用段木栽培,目前段木栽培、代料栽培以及菌丝深层培养并举。

2)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灵芝菌丝洁白、纤细,具有分隔、锁状联合。 子实体一年生,有柄,木栓质,菌盖肾形、半圆形,罕近圆形,直径12 ~20 cm,厚达2 cm,表面褐黄色或红褐色,向边缘渐变淡,有同心环沟和环带且有皱,有漆样光泽,边缘锐或钝,往往向内卷;菌柄圆柱形,侧生,罕偏生,长3 ~19 cm,粗0.5 ~4.0 cm,紫褐色,其皮壳的光泽比菌盖显著;菌肉近白色至淡褐色,厚0.2 ~1.0 cm;菌管长0.2 ~1.0 cm,近白色,后变为浅褐色,管口初期白色,后期呈褐色,平均4 ~5 个/mm2孢子褐色,卵形,一端平截,大小(8.5 ~11.5) μm ×(5.0 ~7.0) μm,外孢壁光滑,内孢壁粗糙,中央含一个大油滴。

(2)营养和环境条件

①营养条件。 灵芝属于木腐性蕈菌,生于阔叶林内伐桩上,能引起立木腐朽。 需要的主要营养为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基质上灵芝菌丝均可良好生长。 代料栽培中,碳源有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糖菜渣等;氮源主要来自麸皮、米糠及无机氮肥;栽培料中适量添加石膏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等,可满足灵芝生长对矿物质如钙、磷、镁、钾等的需求。

②温度。 灵芝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3 ~40 ℃,最适温度为26 ~28 ℃;子实体原基分化温度范围是22 ~28 ℃,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8 ~30 ℃,最适温度为25 ~28 ℃。 温度低于18 ℃,子实体不能正常分化;若接近30 ℃,子实体质量差。 变温不利于子实体的分化和发育,容易造成薄厚不均匀的分化圈或菌盖畸形。

③水分和湿度。 灵芝生长和发育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 代料栽培时,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在60% ~65%,空气相对湿度为60% ~70%有利于菌丝生长,子实体分化和生长发育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5% ~95%。

④氧气和二氧化碳。 灵芝是好气性真菌,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尤其要注意通风。 如果通风换气不良,易出现树枝状、鹿角状的畸形菇,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甚至会造成子实体停止生长。

⑤光线。 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 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适量的散射光,黑暗或阳光直射条件下均不能形成子实体。 适量的散射光是子实体色泽鲜艳的必要保证。

酸碱度。 灵芝喜欢在偏酸的培养料中生长。 灵芝菌丝能在pH 3.0 ~7.5 的环境中生长,但以pH 5.0 ~6.0 最适宜。

3)栽培技术

灵芝既可代料栽培又可段木栽培。 灵芝代料栽培是指利用农林产品的有机废料(木屑、刨花、棉籽壳、玉米芯、豆秸等)代替段木生产灵芝,此法适合在我国无林地区或少林地区推广使用。 目前灵芝的代料栽培主要有瓶栽、袋栽两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栽培方式是菌袋栽培,其优点是成本低,产量和质量较好,管理方便,更适合商品化生产。

(1)栽培季节及栽培场所

灵芝在自然气候条件下,一般以夏、秋两季栽培为宜。 夏季栽培在4 月下旬—5 月初接种,6 月中、下旬至7 月初采收。 采收后紧接着又进行秋季接种,于9—10 月采收。 如有人工控温条件,则可周年生产。 发菌场所可利用现有的民房、厂房、库房或其他空房,也可在出芝场所发菌。 出芝场所一般利用塑料大棚或塑料日光温室

(2)栽培种配方

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培养料,以下为几种常用的栽培种配方。

①阔叶树木屑79%,麸皮或米糠20%,石膏粉1%。

②棉籽壳89%,麸皮或米糠10%,石膏粉1%。(www.xing528.com)

③阔叶树木屑40%,玉米芯40%,麸皮或米糠19%,石膏粉1%。

栽培容器选择聚丙烯聚乙烯菌袋,规格为17 cm ×40 cm,每袋装干料500 g 左右,菌袋两端接种,两端出芝。

(3)称料、拌料

要求使用新鲜无霉变的培养料。 木屑使用前要过筛,粗木屑比细木屑好,细木屑最好和玉米芯、棉籽壳等进行混合,以增加培养料的通气性。 玉米芯要粉碎成黄豆粒大小。 豆秸粉碎要细一点,否则较硬的秸秆装袋后容易扎袋,造成杂菌污染。 培养料配制时,按配方比例称取各物质,放在一起,搅拌均匀,然后加水搅拌,使培养料的含水量达55% ~60%。 培养料拌好后闷1 ~2 小时,使其充分吸水。

(4)装袋、灭菌

装袋之前应将培养料再搅拌一次。 装袋时,先将料袋一头用绳扎紧,然后再装培养料。 要求松紧适中,随装随压实,装到离袋口8 cm 左右时,将袋口扎紧。 装好的料袋要及时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或常压蒸汽灭菌均可。

(5)接种

为了加快菌丝体生长,减少杂菌污染,要适当加大接种量,采用两头接种的方法,菌种要与培养料紧密接触,并及时将袋口扎紧。 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采用封闭式或半开放式接种。

(6)发菌管理

接种后的菌袋应及时放入消毒的暗光培养场所发菌。 可把菌袋摆放在床架上,也可直接把菌袋摆放在地面上,一层层卧倒,墙式摆放,摆放5 ~8 层。 在发菌管理阶段,发菌场所温度控制在25 ~28 ℃,通常可采取揭盖草帘、通风换气、菌袋翻堆等措施控制温度。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宜低不宜高,湿度过大极易发生杂菌污染。

在发菌阶段,每隔10 天翻堆一次,上下内外调换菌袋位置,以保持温度和承受压力一致,有利于菌丝均匀生长。 翻堆时要检查菌袋是否产生杂菌,菌袋内如果有少量杂菌产生,拣出并处理。 如果菌袋内大面积污染杂菌,应及时淘汰。

接种后的菌袋经过10 ~15 天的培养,菌丝从菌袋两端向内吃料4 ~5 cm,这时可去掉袋口捆绳,但不要拉动菌袋口,可使少量空气进入菌袋。 当菌袋两端菌丝继续向内生长,相距6 ~8 cm就要长满菌袋时,要适当拉动袋口,增加通气量。

(7)出芝管理

在适宜的条件下,菌袋培养30 天左右,菌丝可长满培养料,有时菌丝长满培养料2/3 时就出现子实体原基。 因此,在灵芝栽培过程中,菌袋长满菌丝或两端表面出现子实体原基时,应及时转入出芝管理阶段。

菌袋要在出芝场所一层层卧倒,单排墙式摆放在地面上,每排摆放10 层左右。 每层袋与袋间隔1 ~2 cm,层与层之间摆放2 根粗细相同的细竹竿,这样既利于通风、降湿,子实体之间又不容易挤碰变形。 菌袋与墙间距60 ~80 cm,便于作业管理。

当菌袋两端表面有白色突起(子实体原基)形成时,剪掉袋口薄膜,将袋口撑开或挽起。每袋每端只保留1 个原基,其余要疏散掉,这样养分集中,子实体盖大、厚实。

子实体生长阶段温度控制在26 ~28 ℃。 灵芝是恒温结实性菌类,出芝场所应避免出现较大的温差。 出芝期间每天向出芝场所喷雾状水2 ~3 次,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90%,如果空气干燥,原基易枯死,菌盖生长不正常。 湿度超过95%易造成杂菌污染。 子实体生长阶段必须有充分的光线,光照好,菌盖分化快,菌柄短,菌盖大,颜色深而有光泽。 出芝场所每天通风2 ~3 次,每次0.5 小时,但是要避免干风直吹子实体。 经过正常管理,子实体逐渐长大,待完全成熟后即可采收,一般可采两茬。

(8)采收管理

在适宜的条件下,灵芝从原基形成到采收需40 天左右。 为了保证灵芝产品的质量,成熟之后应及时采收。 当菌盖边缘白色生长圈开始消失、颜色开始由浅变深、菌盖不再增大、孢子不断散发时,便可收集孢子粉或采收子实体。 采收时,用枝剪从菌柄基部剪下,应尽量不触摸碰撞菌盖,以防孢子粉受到损失。 菌盖不能用水冲洗,否则会降低商品价值。

灵芝采收后,剪去过长的菌柄,单个摆放在竹筛等容器内,在阳光下晾晒,最好是先晒后烘,烘至不再减重为止,干品含水量为12% ~14%为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