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桑园灵芝栽培技术:节约木材,增加多糖含量

桑园灵芝栽培技术:节约木材,增加多糖含量

时间:2024-0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用桑树修剪后的枝条作为灵芝栽培的原材料,每亩可节省500kg木材。经测试,桑枝灵芝与杂木灵芝比较,主要药理成分灵芝多糖高30%以上。人工栽培需满足这些营养条件,大多数阔叶树及木屑、树叶、稻草粉、甘蔗渣、作物秸秆、棉籽壳等,加入麦麸均可作灵芝的培养料。 桑园栽培场地选择、搭棚、作畦灵芝栽培可在室内也可在室外,一般代料栽培在室内,短木栽培在室外。畦东西走向,桑树行距2m,中间的灵芝畦宽1.2m,高30cm, 畦内进行土壤消毒。

桑园灵芝栽培技术:节约木材,增加多糖含量

利用桑枝栽培灵芝变废为宝。用桑树修剪后的枝条作为灵芝栽培的原材料,每亩可节省500kg木材。桑树是木本植物,桑枝木纤维化程度适中,除可作为优质的纸张原料外,适宜用作食用菌和药用菌的培养料。用桑枝栽培的药用菌灵芝——桑枝灵芝,比杂木屑栽培的灵芝要好。经测试,桑枝灵芝与杂木灵芝比较,主要药理成分灵芝多糖高30%以上。桑枝灵芝面市后,供不应求,价格要比一般灵芝高。

利用桑枝遮阳,节约投资,发挥了较大的生态效益。桑树每年4月上旬开始萌芽长叶,11月上旬落叶,进入休眠期;灵芝于每年5月上旬下田,20 天以后出菇,10月中旬,子实体停止生长,正好利用桑叶为灵芝自然遮阳,可节省遮阳网投资。利用空地栽培灵芝,可控制桑园杂草的滋生,免去人工除草,节省大量劳力,减轻劳动强度。

灵芝属药用珍菌,是滋补强身、扶正固本的珍贵药品中医名著如《神农本草经》、《重修正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及《本草纲目》等均指出:灵芝有“益心气生血,助心充脉”“安神,坚筋骨,利关节”“益脾气,补肝气,益精气”等功效。故传说为治百病使人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的仙草

灵芝的药理成分非常丰富,其中有效成分可分为十大类,包括灵芝多糖、灵芝多肽、三萜类、16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七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甾类、甘露醇、香豆精苷、生物碱、有机酸(主含延胡索酸),以及微量元素Fe、Ca、Mn、Zn等。灵芝对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所治病种,涉及心脑血管、消化、神经、内分泌、呼吸、运动等各个系统。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运用证明:灵芝能保健美容,对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心绞痛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神经衰弱肝炎、造血系统疾病有显著效果;风湿性关节炎、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胃痛、硅肺病克山病等也有较好的疗效。服用灵芝除了治病外还能增强食欲、改善睡眠、延缓人体衰老速度、强壮身体等功效。

近年来,“灵芝酒”“灵芝天麻口服液”“灵芝茶”等保健饮料相继问世,使灵芝从传统的医疗领域扩展到保健领域。

1. 生理特性

灵芝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灵芝属。在这个属中主要用于人工栽培供药用的有红芝(赤芝)和紫芝。红芝呈暗红色,革质,韧性强;紫芝呈黑紫色,质脆。

在采集和收购灵芝时,要注意有一种假芝属的皱盖假芝,外形与红芝很相似;假芝属中的黑漆假芝,外形与紫芝相似。它们常与红芝和紫芝混生在一起,肉眼难以区分,必须借助于高倍显微镜,在它们散发孢子的时期观察其孢子形状。卵形孢子才是灵芝,球形或近似球形的是假芝。

灵芝属于木腐菌。灵芝的生长发育对生活条件要求如下:

(1) 营养

灵芝营腐生生活,也属于兼性寄生菌,野生于腐朽的木桩旁。其营养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为基础,碳氮比为22∶1。碳源如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氮源如蛋白质、氨基酸、尿素、氨盐。还需要少量矿物质如钾、镁、钙、磷、维生素、水等。人工栽培需满足这些营养条件,大多数阔叶树及木屑、树叶、稻草粉、甘蔗渣、作物秸秆、棉籽壳等,加入麦麸均可作灵芝的培养料。根据多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壳斗科树种和桑树最适宜灵芝生长。在代料栽培中,上述树种木屑加上适量的麸皮和微量硫酸铵是灵芝栽培的最佳配方。

(2) 温度

灵芝菌丝在20~35℃都能正常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子实体的最适温度也是25~30℃,低于12℃,菌丝生长受到抑制,子实体也不能正常生长发育。高于33℃子实体不能正常长菌盖。菌丝体生长易衰老自溶,子实体死亡。温度不适,会产生畸形菌盖。

(3) 湿度

包括基质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灵芝生长需要较高的湿度。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以55%~65%,空气相对湿度以65%~70%为宜。水分过少,菌丝生长细弱,难以形成子实体;水分过多,菌丝生长受到抑制。子实体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低于80%会生长不良。

(4) 空气

灵芝为好气性真菌,培养过程中,要加强通风换气,增加新鲜空气,减少有害气体,使灵芝正常生长发育,并减少霉菌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灵芝子实体生长发育对CO2浓度敏感,若通风不良、CO2积累过多(>0.1%)的情况下,会造成菌柄长、不能形成菌盖、导致畸形或生长停顿。

(5) 光照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强光对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在黑暗或微弱光照下培养菌丝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光是灵芝子实体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光照不足子实体生长缓慢,子实体瘦小,发育不正常。灵芝子实体还有明显的向光性,需要适量的散射或反射光,忌直射光,特别是幼芝对光照最敏感,光照过强或过弱均不利于子实体生长。

(6) 酸碱度

灵芝生长需要中性偏酸环境,pH值在3~7.5之间。灵芝生长以pH值为 5~6最为适宜。如果pH值低于5,接种不易成活,菌丝也难以在碱性环境生长。

(7) 向地性

灵芝生长菌盖的下面,即菌管永远是向下的。在栽培中,正常情况下菌柄和菌盖形成直角;若将菌瓶倒放,菌柄和菌盖就长在一条直线上。根据灵芝生长的向光性和向地性,在栽培时,灵芝生长进入菌盖分化阶段后就不能随便移动,以免因方向改变而形成畸形子实体,甚至停止生长。

2. 栽培技术

桑枝灵芝的人工栽培技术流程是:

桑枝采集—切段—粉碎—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培育管理—采芝—晒干—包装。

(1) 桑园栽培场地选择、搭棚、作畦

灵芝栽培可在室内也可在室外,一般代料栽培在室内,短木栽培在室外。由于灵芝栽培的最适温度25~30℃,所以桑园栽培场地的选择很重要,要求春秋两季光照充足,夏季凉爽的场地。桑田选择要选择栽培3年以上,排灌方便,成年封行中干(主干33cm) 桑园,行间以三分阳七分阴为好,光线亮度要求均匀。畦东西走向,桑树行距2m,中间的灵芝畦宽1.2m,高30cm, 畦内进行土壤消毒。 一边靠近桑树树干,另一面开挖0.8m排水沟 (走道),整个桑园的桑行均依次类推靠一面排植灵芝菌棒。

(2) 生产时间

一般在2~3月份制作菌棒。短木可在3~4月接种;代料可在4月底5月初开始接种栽培,7月底8月初接种结束,10月初采收结束。

(3) 灵芝菌棒的制作

方法一:短木栽培

① 桑枝制备 用切条机或铡刀将桑枝切成2~3cm长的小段 (趁枝条新鲜时切)晒干备用。

② 配料配方 桑枝条75%,杂木屑15 %,麸皮10%。(www.xing528.com)

③ 装袋 枝条干了要适当多加水,含水量60%,菌袋要装紧和扎紧,防扎破袋。用规格29cm×35cm,厚7丝菌袋(7丝是表示袋子的厚度,1mm=100丝)。

④ 灭菌 灭菌要透彻,达到100℃维护16h。

⑤ 接种 菌袋冷却至28℃时接种,接种前1天按标准进行接种室消毒,接种要求无菌操作。

⑥ 培养 灵芝是中偏高温型真菌,接好菌种的灵芝菌棒要在22~26℃的气温条件下,前期室温为24~26℃,后期室温为22~24℃,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保持空气流动。约2个月菌丝长满,准备下田埋入桑园土中。

方法二:代料栽培

代料栽培是利用各种农副产品,如木屑、蔗渣、棉子壳、蒿秆等作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的麦皮、米糠、饼粉等辅助料,配制成培养基以代替传统的木材栽培食用菌。

① 桑枝采集、切段、粉碎 桑枝剪伐后即可直接切段粉碎,但要及时装袋灭菌,若放置时间长,应将桑枝屑晒干,以免长杂菌。

② 配料 桑树木屑75%,麸皮25%,硫酸铵0.2%,将木屑和麸皮拌匀,硫酸铵溶于水中再拌入料内。湿度以手紧握配料,指缝有水不下滴为宜,随即装袋。

③ 装袋 桑枝剪伐粉碎后用规格为18cm×20cm的食用菌专用塑料袋包装,将料装入袋内,压到袋肩,洗净内外袋壁。用二层报纸加一层牛皮纸封袋口,经高压蒸气灭菌。100℃灭菌8~10h。

④ 接种 料袋冷却后,在无菌室内将封口打开,取所购入的灵芝栽培种一小块接入菌袋,然后用原封口的报纸加一层消过毒的薄膜封口,放在洁净房内进行暗培养。

⑤ 培养 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5~27℃范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 以下。经12天的培养,菌丝长到培养料高度的1/3时去掉薄膜,继续培养,空气相对湿度可提高到70%~80%范围。再培养8天左右,培养料表面开始出现原基,这时将袋口报纸去掉,移到栽培室中培养子实体。

(1) 菌袋下田埋土

气温回升到15℃以上时,菌棒长满菌丝后,应在5月上中旬开始下田埋土, 过早桑园遮阳度不够,过迟则影响当年灵芝产量。菌棒下田时应先在田畦底部喷施一次防白蚁乳油,然后用小刀划去袋底部,剪掉扎绳,将灵芝菌棒正立于畦内,接种面朝上,菌棒间隔15~20cm,菌袋上面平齐,用细土填满菌棒间隙,然后覆3cm左右的沙质土,第一次要浇足水分,然后每2天喷水1次。灵芝菌棒要适当稀植,菌棒与菌棒间隔15~20cm,密度4000~5000棒/亩。

3. 田间管理

(1) 排灌

灵芝喜潮湿的环境。人工配制培养基含水量以60%~65%为好,子实体在18~32℃之间能分化生长出灵芝,但以25℃左右分化最快,发育最好。生长最适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灵芝出芝时应保持空气湿度90%,每天要喷雾状水1~2次。土壤湿度50%左右。 同时注意排水,以防水渍对桑树产生危害。湿度偏高时,采用通风降湿,畦内停止淋水;湿度偏低,宜向空间喷雾,提高桑树行间空气相对湿度。

(2) 疏密

每个菌简控制只长1个灵芝,对于过密的原基要及早疏除,避免连体芝的出现,同时及时拔除杂草,防止灵芝子实体生长过程中被杂草包裹。

(3) 合理修枝

采叶桑树的重修剪只能在休眠期进行,不可采用春伐和夏伐,实行冬季修枝,确保灵芝生长所需的“四分阳、六分阴”生长环境。采叶喂蚕时多采片叶,少采或不采条叶,每次采叶后每枝留6~8个片叶,有灵芝的部位要少采,走道的一面可以多采叶,采密留疏。做到既为灵芝遮阳,又不影响养蚕,勿使太阳直射,晒伤灵芝。

(4) 沟状施肥

桑园的施肥掌握在走道的一面开10cm深的直沟,进行沟状施肥。

(5) 科学用药

对于蛞蝓、蜗牛等虫害采用盐水溶液进行触杀。桑叶防虫应掌握在灵芝采收前25 天施用,有条件的用地膜先盖住灵芝后再喷药,谨防农药对灵芝产生药害。

(6) 采收后的管理

第一批采收后要对土层变薄的菌棒加1~3cm的细土,加强喷水,10天左右,又开始出现第2批灵芝。

(7) 越冬管理

10月中旬以后,灵芝采收完毕进入休眠期,此时不再需要水分,可进行桑园修枝,要防止人畜践踏灵芝,第二年4月气温回升以后再进行喷水和出芝管理。灵芝棒养分殆尽的,要在冬季将菌棒挖出,及时进行桑园清场,为下年春季的栽培早做准备。

4. 桑枝两用

在桑枝灵芝的栽培中,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可将桑枝两用,一部分作灵芝的培养料,另一部分作灭菌的燃料

5. 适时采收及干制

当灵芝通过40~50 天的生长,白边完全消失,出现1~2层 (次) 的褐色孢子粉,灵芝背面显著增厚时,即可进行采收,晒干或烘干。如采收孢子粉,则用干净塑料布或光滑干净纸张,用板刷收集,孢子粉经过晾晒,干燥后入塑料袋保存,以供药用。

采收方法:灵芝韧性强,基部与培养料结构也很紧密,不像其他菌类那样容易拨下,不注意还会从菌盖与菌柄处折断降低等级。最好的办法是用尖嘴钳夹住灵芝基部拨下,用剪刀去杂质,马上晒干。若遇阴雨天要及时烘烤。灵芝主供药用,加工主要是干制。干透后立即装入食品级塑料袋中贮存,以免回潮变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