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灵芝三华:山鬼采灵芝,巫山灵芝三秀

灵芝三华:山鬼采灵芝,巫山灵芝三秀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山鬼在巫山采三秀,三秀就是灵芝;传说灵芝“一岁三华”,因此得名。因受道家的影响,民间向来相信灵芝有起死回生的奇效。话说白娘子在峨眉山修炼成人,峨眉山上长有灵芝,不远处巫山也有灵芝三秀,何必舍近求远,去南极仙翁的洞府盗仙草,还和鹤童打了一架,伤了人家?而服食灵芝随着汉初道家学说的兴盛,变成了社会风尚。道家说灵芝是仙品,形色变幻,莫可端倪,故有灵芝之称,唯有缘人才能遇上,服之可以成仙。

灵芝三华:山鬼采灵芝,巫山灵芝三秀

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九歌·山鬼》

磊磊:乱石堆积状。

蔓蔓:藤蔓延貌。

山鬼出场,挟风带雨,雷声阵阵,白日晦暗不明,颇有《西游记》里各路妖怪现身,一时间遮天蔽日、飞沙走石的感觉。事实上也是这样,山鬼是鬼,不是神,她呜呜咽咽、别有幽恨、颊带惆怅的模样,确实没有多少神的庄严肃穆。

没有见到思慕的人,她自怨自艾,又是埋怨公子不想她,又是担心自己年华将老。少女在恋爱中的神情和心理活动被刻画得如此细腻,两千年过去,读者仍然会为之感动。

“采三秀兮於山间”,於通巫,於山就是巫山。在后来的传说中,山鬼慢慢变成了神女,即巫山神女。(www.xing528.com)

山鬼在巫山采三秀,三秀就是灵芝;传说灵芝“一岁三华”(《尔雅注疏》),因此得名。巫山嵯峨,葛藤蔓延。山中可采之物甚多,写山鬼采芝,是暗示她身心芳洁。

古人认为,灵芝是天地之气感王者之德孕育的祥瑞之物:“王者慈仁,则芝草生。”(《文选》李善注引《古瑞命记》)三国魏时曹植《灵芝篇》云:“灵芝生玉池,朱草被洛滨。”玉池指的是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三年(222)开凿的灵芝池。朱草也是瑞草,传说王者有盛德始生。曹植这两句诗,是赞美曹丕的德政感动天地,瑞草沐德而生。

因受道家的影响,民间向来相信灵芝有起死回生的奇效。乾隆年间剧作家方成培改编明朝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为剧本《雷峰塔传奇》,里面加了原创的情节:端午节劝饮雄黄酒,许仙被吓死,白素贞去嵩山南极仙翁处,求他的九死还魂仙草。鹤童出场自报家门,说自己“闲驯白鹿,衔芝草以遨游”。到1947年,田汉改编《白蛇传》(当时名《金钵记》),白娘子索性就说“去至仙山盗取灵芝仙草”了,鹤童的台词也改为“碧池畔瑶草芬芳,紫岩下有灵芝生长”。话说白娘子在峨眉山修炼成人,峨眉山上长有灵芝,不远处巫山也有灵芝三秀,何必舍近求远,去南极仙翁的洞府盗仙草,还和鹤童打了一架,伤了人家?这南极仙翁还住在嵩山!

山鬼采灵芝,也许是服食,渴了喝山间的泉水,饿了采松下的灵芝。而服食灵芝随着汉初道家学说的兴盛,变成了社会风尚。道家经典《黄庭经》中就有“问于仙道与奇方,服食芝草紫华英”的口诀。民间老是相信吃点什么就能大补,补血补气补阴补阳的,和道家的服食修炼法有关。道家说灵芝是仙品,形色变幻,莫可端倪,故有灵芝之称,唯有缘人才能遇上,服之可以成仙。

古人觉得灵芝很神奇,非草非木,非土非石,叩之有声,嚼之可食,生在松下,长在石缝,不折不死,久贮不烂。在古人眼里,松树就是神奇之物,他们甚至认为松脂入地化为茯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