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模块14共同学习与工作的关心分享

模块14共同学习与工作的关心分享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情是对别人的需要和痛苦表示关心,并积极寻求办法改善他们的境况。这一模块对应的相关价值观是同情、关心和分享,它提供一种分享他人思想和感受的能力,包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和充分的沟通理解与深切的关怀。

模块14共同学习与工作的关心分享

这一模块相关联的核心价值观是爱与同情。爱是全人类应有的美德,它包括对自己的爱也包括对他人的爱。爱追求的是对他人行善而不期望回报。同情是对别人的需要和痛苦表示关心,并积极寻求办法改善他们的境况。

这一模块对应的相关价值观是同情、关心和分享,它提供一种分享他人思想和感受的能力,包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和充分的沟通理解与深切的关怀。

学习目标:

●培养对他人需求的敏感性。

●认识在发展合作和生产中分享的价值。

●明确在工作场所中实践同情与分享的具体途径。

学习内容:

●同情的意义。

●同情、关心和分享之间的关系。

程序/学习活动:

情感层面——评价

1.协调员展示三幅不同的人物照片,分别表达了高兴、痛苦和失望三种强烈的情感。协调员可以选择油画、照片、杂志的图片等。

2.协调员要求参与者仔细观察这些照片:面部表情、身体特征、行为举止,及其背景。

3.协调员鼓励参与者选择一张照片并进行观察,并假想自己就是照片上的人物。

4.协调员请参与者思考下列问题:

(1)描述照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

(2)如果你是这个人物你感觉如何?

(3)你处在什么境况下?

(4)你的想法、担忧、害怕是什么?

5.协调员鼓励一些志愿者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概念层面——知晓和理解

6.协调员与大家讨论下列关键点:(www.xing528.com)

●同情包括分享他人情感的能力,以及理解他人感受和观点的认知能力。

●同情还包括与他人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式交流感情和沟通理解的能力。

●同情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我们对自己的感受越留意,我们越善于读懂别人的感受。如果对自己的感受很困惑,那么也很难识别别人的感受。

●同情会带来关心和分享,感受他人就是关心。那些关注发展分享能力的人,也同样会得到别人给予的回报。

●那些采取关心行为的人在工作中往往更具有协作能力和生产力。

●我们可以通过友好、尊重、公平、慷慨帮助和同情的行动来表现我们的关心。

●一个关心别人的人,总会考虑到自己的决定、言语和行动有可能影响到别人。

●分享可采取的形式有:分享才能、分享时间和分享物质资源。

情感层面——评价

7.协调员要求参与者为一个角色扮演活动做准备:谈话节目主持人游戏。

8.参与者分成两人一组,一个人扮演采访者或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另一个人作为节目嘉宾,扮演一个处于困境的人,如一个即将被解雇的员工,或一个回忆失恋的人。

9.进行角色扮演15~20分钟之后,协调员通过下列引导性问题,帮助参与者梳理他们的体验:

(1)当你扮演这个角色时你的感受如何?

(2)作为采访者,你能够同情那个有着困难经历的人吗?

(3)作为一个经历着这些困难的人,你觉得采访者理解你的感受吗?

活动层面——行动

10.协调员要求参与者引证说明同情、关心和分享可以在工作场所付诸实施的具体情境。

11.参与者可以通过一个未完成的句子表达他们的反应:“通过分享⋯⋯我表现出了对他人的关心。”

需要的材料:

●表达人物感情的图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