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使用图层样式对话框-大学信息技术应用

使用图层样式对话框-大学信息技术应用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图层”面板中选择单个图层,执行|中的子命令,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图3.2.44“图层样式”对话框在“图层样式”对话框中可设定10多种不同的图层效果,勾选效果名称左边的复选框,可应用当前设置而不显示效果的选项。图3.2.46为使用“内阴影”效果前后对照图。图3.2.49斜面和浮雕效果前后对照图光泽。“描边”效果使用颜色、渐变或图案在当前图层上描画对象的轮廓。

使用图层样式对话框-大学信息技术应用

在“图层”面板中选择单个图层,执行【图层】|【图层样式】中的子命令,可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也可以双击该图层,或单击“图层”面板底部的【添加图层样式】按钮,从列表中选取效果,来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如图3.2.44所示。

图3.2.44 “图层样式”对话框

在“图层样式”对话框中可设定10多种不同的图层效果,勾选效果名称左边的复选框,可应用当前设置而不显示效果的选项。单击效果名称可显示效果选项。

(1)投影。

投影效果主要在图层内容的后面添加阴影,其选项栏如图3.2.45所示。

混合模式:设定图层的混合模式。通常情况下软件内定的模式产生的效果比较好。在模式的后面有一个小的方形色块,用于设定阴影的颜色。

不透明度:用来设定图层效果的不透明程度。

角度:用来设定效果应用于图层时所采用的光照角度。“使用全局光”可使照在图像上的光源外观保持一致,可有效保证所有图层效果的光线一致。

距离:设置阴影效果与图层原内容偏移的距离。

扩展:用于扩大阴影的边界。

大小:用来设定阴影模糊的程度。

等高线:等高线的设置用于加强阴影的各种立体效果。

消除锯齿:用于混合等高线的边缘像素使边缘更加光滑,对尺寸小且具有复杂等高线的阴影效果较好。

图层挖空投影:用于控制半透明图层中投影的可视性。

图3.2.45为使用图中设置所生产的投影效果。

图3.2.45 使用投影效果

(2)内阴影。

“内阴影”效果主要在紧靠图层内容的边缘内添加阴影,使图层具有凹陷外观。其选项栏如图3.2.46所示。

图3.2.46 内阴影效果前后对照图

选项中“阻塞”用于设置模糊之前收缩内阴影的杂边边界,其他选项与“投影”基本相似,不再赘述。图3.2.46为使用“内阴影”效果前后对照图。

(3)外发光。

“外发光”效果可添加从图层内容的外边缘发光的效果,其选项栏如图3.2.47所示。

“结构”栏中,可以选择色块创建单色光晕,也可以选择渐变色条创建渐变光晕。

“图素”栏中,方法用于设置软化蒙版的方法,可选择“柔和”或“精确”两个选项。

品质”栏中,范围用于控制发光的范围,抖动用于控制随机化发光光晕的渐变。

图3.2.47为使用“外发光”效果前后对照图。

图3.2.47 外发光效果前后对照图

(4)内发光。

“内发光”效果可添加从图层内容的内边缘发光的效果,其选项栏如图3.2.48所示。

选项栏中,“源”用于指定内发光的光源,其中“居中”指光源位于图层内容的中心,而“边缘”指光源位于图层内容的内部边缘。图3.2.48为使用“内发光”效果前后对照图。

图3.2.48 内发光效果前后对照图

(5)斜面和浮雕

斜面和浮雕效果通过对图层添加高光与阴影的各种组合,可以在图层上直接产生多种浮雕效果,使图层更具有立体感,其选项栏如图3.2.49所示。

①结构设置。

样式:可选择外斜面、内斜面、浮雕、枕状浮雕和描边浮雕。

方法:“平滑”使图层特效边缘柔和;“雕刻清晰”使图层特效边缘过渡变化明显,产生较强的立体效果;“雕刻柔和”与“雕刻清晰”类似,但边缘更柔和。

深度:设置斜面的深度。

方向:设置立体效果的光源方向。(www.xing528.com)

大小:阴影面积的大小。

软化:复合之前模糊阴影效果以减少多余的人工痕迹。

②阴影设置。

角度:设置立体光源的角度。

高度:设置立体光源的高度。

光泽等高线:决定图层的光泽程度,用于加强光泽的各种效果。

高光模式:设置立体化后亮部的混合模式,单击右方的“颜色拾色器”按钮可设置亮部的颜色。

阴影模式:设置立体化后暗部的混合模式,单击右方的“颜色拾色器”按钮可设置暗部的颜色。

不透明度:设置立体效果的亮部与暗部的不透明度。

③等高线设置。

单击“斜面和浮雕”下方的“等高线设置”,打开等高线设置选项栏。

等高线:等高线的设置用于加强阴影的各种立体效果,可以在等高线拾色器中选择现有的几种等高线设置,也可以在等高线编辑器中自定义等高线。

消除锯齿:用于消除立体对比的锯齿,使之更光滑。

范围:界定灰度等高线图相对立体化的位置。

纹理设置。

单击“纹理”效果,打开纹理效果设置选项栏,可以指定并控制用作斜面纹理效果的图案。

图案:指定用作斜面纹理效果的图案。

贴紧原点:控制图案原点与文档原点的对齐。

缩放:控制缩放纹理的尺寸。

深度:改变纹理应用的程度和方向。

反相:使纹理效果反相。

与图层链接:重新定位图层时,纹理随图层一起移动。

图3.2.49为使用“斜面和浮雕”效果前后对照图。

图3.2.49 斜面和浮雕效果前后对照图

(6)光泽。

光泽效果用于创建光滑光泽的内部阴影,这种效果会在当前图层上添加单一色彩,并在边缘部分产生柔和的类似“绸缎”光泽效果。其选项栏及使用“光泽”效果前后对照图如图3.2.50所示。

图3.2.50 光泽效果前后对照图

(7)颜色叠加。

“颜色叠加”效果可在当前图层上添加单一的色彩。

(8)渐变叠加。

“渐变叠加”效果用于在当前图层添加渐变色。

(9)图案叠加。

“图案叠加”效果使用图案填充图层内容。

(10)描边。

“描边”效果使用颜色、渐变或图案在当前图层上描画对象的轮廓。它应用于硬边形状(如文字)效果较好。其选项栏及使用“描边”效果前后对照图如图3.2.51所示。

大小:设置描边的宽度。

位置:有“外部”“内部”和“居中”三个设置项,用于设置描边位置。

填充样式:用于设置描边的内容,可以选择颜色描边效果、渐变描边效果和图案描边效果。

图3.2.51 描边效果前后对照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