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波谱分析基础及应用:吸收带类型与溶剂极性的关系

波谱分析基础及应用:吸收带类型与溶剂极性的关系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当于分子中一端的单个生色基,如C═O、NO2、N═N和NO等的跃迁,R吸收带为“禁忌谱带”,跃迁概率小,系弱吸收带,εmax<100,并且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发生紫移现象。K吸收带为强吸收带,εmax<10000。应指出共轭烯类的K吸收带与溶剂的极性无关,而烯酮类的K吸收带则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发生红移,同时吸收强度增加。εmax为2000~14000,苯在180nm和200nm附近出现两个吸收带,分别称为苯E1谱带和E2谱带。

波谱分析基础及应用:吸收带类型与溶剂极性的关系

1.R吸收带

R吸收带是由n→π*电子跃迁产生的。相当于分子中一端的单个生色基,如C═O、NO2、N═N和NO等的跃迁,R吸收带为“禁忌谱带”,跃迁概率小,系弱吸收带,εmax<100,并且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发生紫移现象。

2.K吸收带

应指出共轭烯类的K吸收带与溶剂的极性无关,而烯酮类的K吸收带则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发生红移,同时吸收强度增加。

3.B吸收带

B吸收带即苯环型谱带,是苯环上π→π*电子跃迁与苯环振动能级跃迁重叠而产生的,是芳香环或杂芳香环的特征吸收带,其强度介于K带与R带之间,εmax为200~3000,苯的B谱带在230~270nm出现多重微细结构。(www.xing528.com)

4.E吸收带

芳香族化合物的K谱带在有些文献上叫作E吸收带,是芳香化合物的特征吸收之一。E吸收带来源于苯环闭合共轭体系中三个双键的电子跃迁(π→π*跃迁)。εmax为2000~14000,苯在180nm和200nm附近出现两个吸收带,分别称为苯E1谱带和E2谱带。E1谱带系苯环内乙烯键的π电子激发而产生,E2谱带是苯环共轭二烯π电子跃迁的结果。苯的E1、E2和B谱带如图1-6所示。

图1-6 苯的紫外光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