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区域教育科研生态系统的创新研究

构建区域教育科研生态系统的创新研究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如此,行动研究法依然因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广受中小学教育研究者青睐。凯米斯认为,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包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四个环节,即计划、行动、考察与反思。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情况下,行动研究法并没有在本区域教育科研呈现出本来面目。

构建区域教育科研生态系统的创新研究

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范式。行动研究在我国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但其归属问题却呈现出认识上的模糊与混乱。基于方法论的视角,行动研究体现为一种研究理念而非具体方法,它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操作程序,但不可以单独使用。行动研究不是一种可以单独使用的研究方法,它不能与观察、调查、实验等具体研究方法相并列、相混淆,而是高于这些具体方法,归属于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第三层——研究范式[2]

尽管如此,行动研究法依然因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广受中小学教育研究者青睐。在众多的操作程序中,凯米斯在勒温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四环节说影响最大,也体现出了人们对它的高认可度。凯米斯认为,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包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四个环节,即计划、行动、考察与反思。一个循环结束,新的循环又开始,但这种循环绝对不是在封闭的圆圈之中进行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其中的循环,与实践工作者周而复始的工作十分契合;而螺旋式上升,既真实地概括出研究的曲折、艰辛,也彰显了每个实践工作者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及研究应有的价值诉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情况下,行动研究法并没有在本区域教育科研呈现出本来面目。部分老师并不理解行动研究内涵,有行动而无研究,只行动而不研究,误将“行动”看作“行动研究”。课题“初三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中关于“行动研究法”的文字表述为:“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探讨适合我校初三数学学困生学习方法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能保持数学学困生学习注意力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研究,在过程中学习和进步,重视实践中的反思和积累,重实效性。制定转化初三数学学困生的科研方案,在实施研究中逐步完善。对学困生家长定期培训,提高家教素质和能力。定期召开数学学困生座谈会,关注他们的成长。”(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